《西游記》中北俱蘆洲最厲害的三大魔頭,最后都是怎么被收伏的
文:風林秀
大鵬為何一定要收降?九頭蟲為何一定要放走?涇河龍王為何由人曹官斬首?《西游記》似乎主要說得是南瞻部洲、西牛賀洲、東勝神州的事。但還有一個北俱蘆洲。魔為何不好惹呢?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魔是殺不死的。正所謂伏地而生,遇水而活。下面咱們就一起來看看,《西游記》中,到底有多少北俱蘆洲的魔,早就悄悄來到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一直潛伏著。龍王敖順曾經對孫悟空說,涇河龍王是他妹夫,生了九個兒子,卻個個都是雜種。問題是,為什么四海龍王生出的兒子們都是龍種,偏偏涇河龍王生出的兒子種類各異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涇河龍王本來就不是龍,他是來自北俱蘆洲的魔。咱們先調閱一個小證據。還記得《西游記》中的漁夫張梢和樵夫李定嗎?曾經有人說,這兩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啰里啰嗦的對了一大堆詩詞,簡直不知所云。而咱們的線索,就在這堆詩詞里。漁翁張梢在一首《臨江仙》中說道:困臥蘆洲無個事,三竿日上還捱。這個蘆洲,就是北俱蘆洲。這首詞也道出了張梢的來歷。樵夫李定也有一首《鷓鴣天》,道出自己的來歷。崔巍峻嶺接天涯,草舍茅庵是我家。接天涯就是李定的來處。接天涯代表的是什么地方呢?此事還需要問一下烏巢禪師。《西游記》第十九回,烏巢禪師有一首指點西去之路的詩,其中四句這樣寫道: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處。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也就是說,到了接天涯不用害怕,那是你們自己人。而千山千水的地方,則多魔多瘴。后面,烏巢禪師還專門對獅駝國和獅駝嶺進行了詳細描述,算是給孫悟空等人提了一個醒。守衛接天涯的其實就是太上老君的青牛兕怪。青牛拿著太上老君的至寶金剛鐲,雖然佛祖也不敢惹他,但畢竟是友軍,佛祖奉上了十八粒金丹砂,太上老君也就見好就收了。最不好對付的其實是大鵬。他的獅駝國里全是妖精,多年以來,人早就被吃光。那么如來佛祖為什么一直都容忍著呢。原來,還有一個魔頭盤踞在南瞻部洲,需要首先除掉。他就是涇河龍王。而且涇河龍王在南瞻部洲浸淫多年,早成氣候。八個兒子個個都占據著要地要職,已經成尾大不掉之勢。必須要想一個萬全之策,引誘涇河龍王上鉤。這里要說明一下,魔善能變化,可以為妖,可以為神,可以為仙,可以為人。初期實在難以判斷。但經過佛祖、老君、玉皇的明察暗訪,對于涇河龍王的黨羽已經基本摸清。于是,一張誘捕涇河龍王的網張開了。別小瞧這個漁夫張梢,他也是從北俱蘆洲移民來的小魔,只不過并沒有修成大魔的氣候罷了。于是,袁守誠給張梢下了一個誘餌,讓他可以每天在河里捕撈一條鯉魚。是魔就有好奇心。果然,涇河龍王上鉤了。他因為降雨錯誤,被判了斬刑。涇河龍王可不怕死,因為魔是殺不死的。他的耳目眾多,很快就知道,人曹官魏征負責斬他。于是,他去找唐太宗李世民求情。說是求情,其實也是在給唐太宗下套。知道這事你阻止不了,然后我就可以借機跟你找茬了。太宗皇帝是天子,他有麻煩自然會驚動天庭,到時候再跟玉帝去談判,沒準又可以擴大一下地盤。可是這事是玉皇、如來、老君早就商議好了的。于是,十殿閻羅直接拘了唐太宗。這一下,涇河龍王也沒有了辦法,只好去了碧波潭,等待新的援手過來。這個新的援手就是九頭蟲。九頭蟲是北俱蘆洲群魔真正的大首領,他比大鵬還要聰明。咱們對比一下就知道了。大鵬的武力非常恐怖,以至于佛祖收伏大鵬時要出動靈山全部人馬。那為什么說大鵬的智力不如九頭蟲呢?這就要從大鵬建立獅駝國說起。表面看,獅駝國的人全被殺死了,大鵬完全建立了一個魔妖之國。如來佛祖居然問都不敢問。這還不夠威風嗎?可關鍵問題是,人全殺死了,大鵬他們幾個魔頭吃什么呢?佛祖曾經說過,北俱蘆洲都是以吃人為生的,還說是為了糊口。可見人是魔的第一主食。沒有人吃的時候,大鵬才去吃龍。如今,大鵬把獅駝國的人都殺死了,他們幾個魔頭馬上就面臨著食物饑荒。整個獅駝國也是“魔心惶惶”。按道理說,佛祖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大舉進攻,一舉將三個魔頭拿下啊。但是,佛祖不想這么做,也不能這么做。因為這樣一來,魔界一定會找上佛界,到時候又不知會惹出多少麻煩來。佛祖必須要造出一個完整的因果,從而完美解決魔界的問題。這個因果就是佛法東擴——唐僧取經。所以說,唐僧取經的真正目的正是要驅除北俱蘆洲的妖魔。而唐僧師徒,也成了真真正正的驅魔人。前面說了,大鵬雖然武力高,但智慧不足,比較好對付。而不好對付的是萬圣龍王與九頭蟲。正所謂擒賊先擒王。因此,大鵬的事情可以放在最后來解決。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掉九頭蟲。涇河龍王雖然已經化身為萬圣龍王了,但是他的一群兒子還占據著要職。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先換掉四瀆的河神。因為四瀆對于南瞻部洲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容不得半點馬虎。特別是四瀆之首的淮水。早年大禹治水,與大禹父子斗戰的巫支祁,就是來自北俱蘆洲的大魔頭。如今,涇河龍王的兒子小黃龍被撤了職,北俱蘆洲立刻就派了水猿大圣來搗亂。幸好有國師王菩薩與小張太子合力防守,才沒有讓水猿大圣得逞。其他三瀆的治理權也很快收了回來。對涇河龍王剩下的四個兒子則采取了歸化方式。魔既然不能被殺死,那么只有兩個辦法,一是趕走,二是收伏。涇河龍王剩下的四子,在佛祖的強大感化力之下,終于慢慢褪去了魔性,于是他們的位置也一直延續下來。五子徒勞龍繼續與佛祖司鐘,六子穩獸龍繼續與神官鎮脊,七子敬仲龍繼續與玉帝守擎天華表,八子蜃龍繼續砥據太岳。就剩下第九子小鼉龍,占據了黑水河,也被他的表哥摩昂擒拿回去教化了。至此,涇河龍王一脈暫時被清理干凈了。對于涇河龍王的失敗,九頭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匆匆從北海趕過來,與萬圣龍王一起偷盜舍利子與靈芝草,意圖東山再起。結果,被取經隊伍與恰巧趕來的二郎神一起進行了圍剿。關鍵時刻,哮天犬又立戰功,他咬下了九頭蟲腰間的一個頭,九頭蟲無奈之下,只好逃回北海養傷。至此,北俱蘆洲入侵南瞻部洲與西牛賀洲的三大魔頭,就只剩下大鵬了。大鵬與青獅、白象被稱為大魔、二魔、三魔。難道說,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坐騎也是魔不成?還真是這樣,咱們反復說了,魔是殺不死的,只能馴化。青獅、白象本來就是魔,他們只是在兩位大菩薩的教化之下,歸順了佛教。而一旦有了其他大魔的誘惑和召喚,他們的魔性又會恢復。因此,只有收伏了這個大鵬,青獅、白象的魔性才會消失。這個時候,佛祖就可以出馬。因為九頭蟲已經跑了,其他的魔也已煙消云散,就剩下獅駝嶺大鵬這一伙魔頭。這時候,大鵬他們的吃飯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雖然有一個獅駝國,可是已經無人可吃。眼下已經進入了一個困局。要么退回寒冷貧瘠的北俱蘆洲去,要么繼續擴大地盤。擴大地盤不容易,退回去又不甘心。于是,佛祖給大鵬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佛祖說:“我管四大部洲,無數眾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至此,大鵬也就只有認栽了。策劃:魚羊史記 監制:魚公子
撰文:風林秀 制作:吃硬盤吧、發達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