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讀書也被稱作人類的第二生活,但是如何讀書,讀怎樣的書,卻是擺在讀者面前的一個實際問題,以下是小編從個人閱讀體驗,結合前人讀書方法提出的幾個讀書建議:
1、培養愛讀書的興趣,并形成閱讀習慣。
2、人有個性差異、需求差異,要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
3、瀏覽、了解。一是前言、目錄、序等等;二是結尾的后記等等;三是通過目錄最好能夠找到對于自己最重要的章節和自己有疑問的章節,自己心中有個數。
4、讀書筆記的真正做法。讀書筆記的實際用處在讀書的時候很多很多,需要你自己去慢慢體會,總之自己做讀書筆記絕對不會虧待你的!
①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有趣的、有疑問的、重要的等等地方就記錄下來,以備份查閱。
②做好讀書批注。要隨時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贊美的,批評的,聯想到的以及那時產生的寫作沖動和靈感。作為一個讀者,我認為要有懷疑的精神。這是屬于讀者的話語權利,這也是培養自己創造精神的一種途徑。
③系統結構式,以知識框架的形式來做讀書筆記是個好習慣。這里其實我覺得挺重要的:不僅對于這本書,乃至于你讀所有的書,甚至一切接收信息獲取經驗,都最好有一個自己的大的“知識樹”這樣你能以一個宏觀的角度,當你有新的知識時就把它加入到這個“樹”上,你也可以知道你缺哪方面的知識。這對于提高效率可不是一星半點的程度
④寫評論文章或者讀書隨筆。 這要求高于一般的讀后感。在習作里,你可以評價作者、分析作品,也可以引發聯想、提出觀點。
5、不同類型的書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側重說明技巧方法類的書籍,我們可以有選擇的直接去看技巧和案例;文學類作品類的書籍,要把握作品的敘事技術與結構布局或者叫寫作模式。理解作家的語言風格,寫人畫物的各種技術。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6、快速閱讀能力。關于快速閱讀,很多人的讀書速度都不快,對快速閱讀也了解甚少。對于一個練習掌握速讀、運用速讀幾年的我來說,可以負責任的說:速讀不是簡單的閱讀速度快,它不等同于走馬觀花,跳讀、略讀。而是建立在視幅和大腦反應基礎上的,由一眼看一兩字經訓練達到一眼看五字十字、甚至更多的閱讀方式,是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速度。
要掌握速讀,只有實際的練習才能提高,沒有捷徑。具體的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件》,軟件練習的好處就是:它通過實際的訓練環節,首先把打開我們的視幅(視幅越大、一眼捕捉到的信息就越多,一目一行、一目多行就是這樣實現的)、其次提高焦點移動的速度(讓眼睛可以在文字中快速準確的移動定位),經過這樣一個持久的練習、實戰演練,最后做到眼腦直映(看到文字、信息就明白其意思,也就是快速閱讀基礎上的理解和記憶),最終實現速讀能力的提升。
7、明確閱讀時間。每天或者你自己設定的每個周期內(不要超過一周)都要有自己的固定的讀書時間,雷打不動,戒掉睡懶覺的習慣,每天早起一個小時,騰出半小時來讀今天的“大部頭”。
8、換腦式閱讀。在一定的閱讀時間段里,同時閱讀不同科學不同類別的書籍。當一本書讀不下來的時候,可以選擇換另一本書。
9、李開復的六個讀書建議:“三做三不做”。多讀不同意見的書、多讀歷史、要中西融會貫通;不要讀翻譯劣質的書、少讀純理論的書、少讀成功學的書。
當然,以上觀點更多的是代表我個人的閱讀體驗。在讀書的時候,根據自己的情況,結合以上介紹的這些方法,就能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自己具體讀書時的思維方式和深淺度了,閱讀的效率和速度自然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