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只腳還擱淺在校園生活里流連忘返,另外一只腳因為必須面對現實而踏入社會,這種狀況不僅尷尬,而且心酸。尷尬在于還沒有完全擺脫稚嫩,就要以“真正的成年人”的身份,用成熟的方式去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心酸在于這一路上我們碰碰磕磕、跌跌撞撞,卻不能說放棄。
作為職場新人,經驗不足,工作能力不夠專業,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進入了社會,就不再有老師拿著鞭子在你的后面鞭策你,教你怎么努力,怎么進步。因為你是拿工資做事,而不是“別人花錢讓你求學”。
努力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決策力”才是快速擺脫“新人魔咒”的關鍵。
——堅強向前的二兩兔醬
作者:七芊,ID:七芊職場物語(ID:qiqianZCWY)
? 行動派新主播招募中,回復“主播”加入我們吧
不久前聽到一位讀者哭訴她的經歷:部門主管讓她獨立負責一個項目,她沒有完成好被主管當著全公司的面,通報批評。
她覺得非常委屈,自己分明就是一個剛工作沒多久,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啊。做錯事情很正常,為什么要這么對待她呢?
她覺得是領導的問題,派給她很重要的活,但是又不教她如何去做。不知不覺說了很多關于公司和上級的壞話。這些話迅速傳到不該聽到的人耳朵里,沒過多久,她收到了一封離職勸退書。
理由是“公司業務縮減,不允許部分人影響團隊團結”
職場工作里,一直都有一個凝結雙方矛盾點的話題——那就是如何深度學習?快速做出結果?
剛入職的人總想:應該有人教自己怎么去做,有標準的方式方法讓自己copy,他們會這樣說“我是新人,我需要人教,我做不好很正常。”,“你都不會的業務,你憑什么做我領導?”
而上層的想法是:“社會不是學校,你來了是為了工作,創造價值,如果什么事情我要手把手教你,我招聘你進來干什么?”
站在兩者的立場上,雙方都各執一詞。那么如何對待沒有人教你,你自己能夠快速學習快速做出結果,快速理解上司意圖呢?
以下,這幾個思維必須要有。
01 沒有人教代表你發揮的余地很大,晉升空間空前。不該抱怨,應該看到這個機會所在。
職業發展和個人發展可以用一個游戲來形容——搶位置。
我剛工作的時候讀了一本書叫做《格局逆襲》,其中有一句話我記憶深刻,那就是“屁股決定腦袋”,你在什么位置上,你就遇到什么樣的人,享受什么樣的視野和資源。位置基本上是決定了一個人在職場領域中的成敗。
很多職場小白和職場轉型人都會犯的一個毛病是強調能力而忽略位置。他們總是認為,有其他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自己很自卑。或者應該有人教自己怎么去做,自己不能hold住眼下的工作,總是呈現一種焦灼和自卑感。
他們沒有意識到:有能力不是最重要,有機會才重要,無數有能力的人都因為沒有機會最終被埋沒了。占據一個位置,就能夠享有這個位置的資源眼界,盡快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習,能力提升比那些有能力卻沒有機會的人進步不知道快到哪里。
這就好比,一個公司只能有一個品牌總監,誰先占據這個位置,誰就能享有這個位置帶來的視野和資源。再有能力的人沒有hc(崗位招聘機會),也是進不來的。
所以,當一份工作沒有人教你的時候,往往代表懂這個的人不多,這份工作你發揮的余地很大,你快速學到方法,把這件事情做起來,你就可以占據這個位置,做這個位置的老大。
我很多在BAT里成功升職帶團隊的朋友,都是因為自己先把一攤事情做起來,后來要匹配更多執行人員,因此成功實現了升職。所以新的業務線,新的業務,這些沒有人能夠教你要靠你自己摸索的崗位,往往潛藏著巨大的升職機會和發揮余地。
如果,你一味地抱怨,一味地表達自己不行,一味想要有人教你,只會給別人留下你真的不行的印象,晉升空間無形之中就被自己封閉了。
所以,要看到機會,不要抱怨,哪怕不行,也要給人留下自己認真學習可以做好的印象。占據一個位置才是要緊。
02 理解領導不懂業務很正常,他如果都懂要你做什么呢?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在工作里找到自己的導師,希望和導師學習如何工作,如何做人。以為抓住一個人就可以一飛沖天了。還有不少人抱怨自己的領導不行,急于取而代之。
這樣的想法往往會把自己拍死在沙灘上。因為過度依賴他人而缺乏自我獨立思考,因為過度自大而放棄對于上級的尊重和自我學習,往往會把自己變成封閉而偏激,最終只能淪為離職,或者繼續做基層的崗位。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思維都有瑕疵,哪怕再身居高位的人都是如此,所以你只能學習ta的一部分,或許說,ta值得你學習的也就只有一部分。
不能要求ta是完美的。ta又要自律,又要有效率,又有國際視野,做事又妥當,很多人都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但是只要學到一個人身上的核心優點就可以了,畢竟人都是靠優點活下去的。
在愛奇藝這樣的公司,會發現已經成熟的部門,人員變動都不會很大,而能招人進去的部門往往都是有新業務的部門。新業務部門代表公司的戰略要開發新的業務,往往代表他們會選取一些有相應領導能力的人,然后讓他們找有經驗,有能力完成工作的人組成團隊,完成工作。
所以可以看到,這樣的業務招聘的時候招的就是能完成工作的人。而領導更多的是戰略層面負責規劃的角色。
所以執行人員需要明白的是,你進去就是為了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找到一位合適的導師。你的領導不懂業務很正常,正是因為他在做規劃,因為他不懂所以才有了你的機會,正是因為他不懂,所以你懂,他會分外依賴你,你的職場價值在無形中獲得提升。
03 你要有一種可以幫助你突破恐懼的核心價值觀:通過學習和獨立思考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很多人在工作中面臨恐懼,就是擔心自己做不好,受到上級的批評。所以在職場工作中總是瑟縮,力求不出錯,不敢創新,不敢好好工作。
到最后就演變成消極怠工:你說我做。出了錯誤都怨你,我是按照你說的做的啊。
我曾經開除過一位實習生,因為在工作里缺乏主動地思考。工作是什么?是你通過環境的培養和提升,積累資源,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淪為一個不用思考的傀儡,只是執行別人的決策,那么永遠積累不到資源,無法獨立解決問題,可能年紀一把的時候還在做基層崗位。
職場工作里,人們需要有一種核心的價值觀指導她們面對恐懼。
不久前我參加一刻talks的演講,演講中我說到這樣一條觀念:女性缺乏一種類似于信仰的和新方法論幫助她們直面恐懼。比如信仰佛教的人,在面臨問題的時候他們堅信因果循環,所以會更寬容。
職場信仰方法論也是如此,你必須要有一種信條,這種信條能夠讓你相信靠這個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目前我覺得非常好用的是:堅信學習和獨立思考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如果你想讓這條信仰變成自己堅信的信條,那么你勢必要通過學習去解決問題。
我的助理經常問我如何寫活動方案,我說,為什么你不能先去百度十個活動方案的寫法呢?
先看十個活動方案的寫法,先自己臨摹一個出來。這就是最簡單的通過學習解決問題。
一位CEO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過一句讓我記憶深刻的話:不管你想解決任何事情,你都需要先調整成已經成功解決這個問題的人的思維。然后學習他的做法。先copy下來,然后針對性的調整細節。
學習,可以解決大部分已經存在的問題,并且戰勝恐懼。只有堅信靠自己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才能夠突破大多數的恐懼,真正做到對自己負責。
04 深度學習必須明確方法:明確目標,掌控資源,制定策略,開始實行,總結成功的經驗。
很多人都在問如何深度學習,我的方法是:明確目標,最終目的是什么。制定策略:研究別人已經成功的方案,分析學習,拿出來用。開始實行:趕緊嘗試,趕緊行動,過程中看看錯誤的地方是哪里。總結成功的經驗,把每一次學習和實踐中寶貴的思維方式,行動方法記錄下來。
幾天前有位在網站工作的朋友,非常焦慮地想知道用戶增長的策略,他一直都在研究行業內部的報告,感覺大家大同小異,早已經看不到任何特別的技能點,這個時候,我建議他不妨研究下跨行業,已經經過驗證的營銷知識,打開自己的思維死角。然后總結下實踐經驗。
最重要的是,堅持每天定時定量的學習。這樣可以保證每天都有知識攝入
05 能copy先copy,切勿貪多,不要沒有積累的時候就開始發揮。
我的助理問過我這樣的一句話,她現在很苦惱內容的傳播方式,總是覺得自己學的都是別人用剩下的,沒有創新,所以非常焦慮。
在這個過程中,我告訴她,很多事情是一點一點的積累起來的。比如背單詞要一個一個背,渠道要一個一個積累。看上去很微不足道,一個月,兩個月后就會有非常大的效果。
比如,現在已有的模式,每天copy一個,copy十個的時候,差不多自己會創造一個。如果長年累月的研究學習,量的積累一定會引發質變。
不要因為目標過于龐大而放棄眼下渺小的積累,千里之行也還是要落在足下。
多一個渠道就是多一條路,這樣的積累是踏實且高效的。過分的躍進,一定會讓自己在過程中產生更大的焦慮。
我的職場工作里,沒有人教我,有時候覺得很遺憾,但是現在覺得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遇到了很多人,也曾經采訪很多人,他們都曾指導過我。
一個人教你,她的思維就會束縛住你,你會變成另一個她,就像我看到很多外企的人都有一樣繁瑣的思維,一些牛人帶出來的人也是他們的copy版本。
我還是希望多見不同的人,能夠觸類旁通,多聽很多人的很多建議,然后自己總結和分析,不能偏聽偏信。
一個人可能需要有個人幫助你打通思維,讓你見到不一樣的世界,但是核心做決策的人一定還是你自己,你如果想成長成完全不同的人,必須要多多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多多同不同領域的人進行深度交流,在此基礎上學習和總結。
調整好自己的思維,不對周圍抱有過多的怨氣,靠學習和工作的結果積累底氣,不表現出瑟縮悲觀,才能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去積累,去發展,去實現更為遠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