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人們都有搜集柴火的習慣,特別是在下雨的天氣里,要是家里不備好點柴火,那真的是沒法生活了,要是碰到雨季,可能一下雨就會半個月。這半個月要是沒有柴火燒,可不好辦,要是下雨的時候去收集柴火也不行,太濕了燒不著。要是在路上看到有枯掉的樹枝,肯定會撿拾一些回來,有時候還會把修剪樹木下來的曬干后當柴火,還有的甚至會砍伐一些樹木來當柴火。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么一種樹木,農民把它當柴火燒,卻不知價值比紫檀還珍貴,您認識它嗎?
這樹木就是黃檀,又叫不知春、望水檀、檀樹、檀木、白檀。它是黃檀屬喬木植物,樹皮一般是暗灰色,和大多數(shù)樹木一樣,樹皮呈現(xiàn)薄篇狀。喜歡陽光,對于土壤沒有很高的要求,就連很貧瘠的土壤都可以適合它生長,不適合在鹽堿地生長。根生長的很深,一般見于海拔600-1400米的山地中或者灌叢中,山溝旁或者小樹林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廣泛的分布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qū)。
它由于對于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不高,很多人會把它用于園林綠化上,在很多園林中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在農村,很多人也喜歡把它當作柴火來燒飯,這主要是它的木質結構十分的細密,特別的耐燒,不過要是粗一些的被當作柴火燒掉就十分的可惜了。因為它的木質十分的細密,再加上質地堅硬,彈性也好,顏色也是那種特別的美觀的顏色,所有在現(xiàn)在很多的高檔家具都用會黃檀木來制作。而且年份越老的黃檀的價格越高,甚至在一些工藝品上,價格超出紫檀不少,還更加的珍貴。
在農村,有一些會利用的人們,會拿黃檀制作成一些農業(yè)用具,比如鋤頭柄、斧頭柄等等。不僅如此,黃檀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的根皮有清熱解毒、止血消腫的作用,用于跌打損傷和毒蛇咬傷有很好的作用。曾經被人當柴火來燒的黃檀,有著這么高的價值,要是你在野外再遇見它,可要好好的重新認識它,現(xiàn)在認識它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