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一談起科學,總是想當然地把它當成是真理,其實,所謂的科學,都不過是建立在假設之上的一種理論體系,如果這個前提假設與自然的事實不符,那么這個科學體系就象是建立在沙堆上,早晚會崩塌的。科學的發展就是不斷建立更接近自然事實的前提假設,推動科學一次又一次的革命。
西方科學表面上被稱之為科學,其實,它只是一門分科之學,與想象中的真理相差甚遠。因為它從始至終都是建立在假設之上的,這個假設就是原子說。即認為空間是空無一物的,對稱的,萬物都是由少數幾個死寂不變的基本粒子組成的。比如,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就是這個假說的一種變體,如果空間中連續著物質,那么牛頓第一定律就不成立,如果實體不是死的質點,而是活的物質系統,那么牛頓第二、三定律都不成立,因為它受到作用之后不再是機械的局部反作用,而是整體性反應。
電磁學是建立在以太觀之上的,表面上和原子說差異很大,但它仍然是原子說假設的一種變體,因為它僅僅是在原子說的假設之上給空間安上了一種特殊的物質叫以太,而且這種以太和實體沒有任何關系,只起到傳遞自然力的作用。當然麥克斯韋就是在以太觀的基礎之上,假定了光、電、磁都是以太波動,才統一了光電磁,建立了完整的電磁學理論。
現代物理學是建立在否定以太觀之上的,這等于重新回到了原子說假設之上,空間中沒有了連續的媒介,我們對光的認識就成了子彈一樣的運動,而這個“子彈”就是我們常說的量子,量子力學就是建立在這個假設之上的。可問題是,如果空間中真的連續著物質,那么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就崩潰了。
現代的中國人,沒有幾個人真正了解東方科學,他們普遍認為中國沒有科學,確實,中國沒有西方那個分科之學,但卻是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科學體系,只是現代人站在西方科學的前提假設之上不理解罷了。
要談東方科學,首先要了解東方科學的前提假設,它其實就是氣一元論,陰陽五行學說是建立在氣一元論之上的,你把氣一元論這個基礎丟了,陰陽五行學說就成了空洞的哲學概念。反過來,你站在氣一元論之上來認識陰陽五行學說,一個完整的系統科學體系就呈現在我們面前。
氣一元論是這樣說的,空間中連續著統一的物質(氣),它并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在緊張地相互壓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圍物質的壓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這種本性的存在,局部物質才不斷在反抗周圍物質的壓迫中組織起來,成為一個個暫態的有序結構,我們觀察到的一切都是由統一物質組織起來的暫態有序結構,只是最初產生環境的不同使它們具有了不同的個性。
和西方科學的原子說假設比較一下就知道了,在對空間的認識上,一個是空無一物和對稱,一個是連續充滿和不對稱;在對實體的認識上,一個是死的基本粒子,一個是活的生命之流;在對實體和空間關系的認識上,一個是沒有關系,一個是有關系。
前提假設不一樣,得出的科學體系就完全不一樣了。大家想一想就知道了,如果用幾個基本粒子的不同組合來解釋世界,它一定會走向還原論,而如果用一種物質的聚散來解釋世界,它一定會走向系統論,因為萬物還原到最后都是同一種東西,研究沒有任何意義,真正的自然規律只可能是物質聚散的規律,聚其實就是物質系統的產生,散就是物質系統的滅亡。
統一的物質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是有中心和層次的有組織狀態,一種是無中心和層次的混沌狀態。如果把它們分陰陽的話,那么物質的有組織狀態就是氣之陰,物質的混沌狀態就是氣之陽。記住,陰陽描述的就是實實在在物質的一種存在形式,而不是空洞的哲學概念。物質由陽至陰的轉化就是物質系統的產生,由陰至陽的轉化就是物質系統的滅亡,陰陽學說描述的就是物質系統產生、發展、壯大、衰退、滅亡的規律性。
站在氣一元論之上看五行,它描述的就是同一種物質(氣)的五種不同運動形式,比如,木描述就是系統內部的組織現象;金描述的就是系統內部的離散現象;火描述的就是系統內部的擴張現象;水描述的就是系統內部的壓縮現象;土描述的就是系統內部的普遍聯系。這五種運動普遍存在于自然的每一個物質系統當中,它們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共同造就了整體的動態平衡,并使系統不斷與周圍世界的變化相平衡,保持了系統的秩序。
一句話就是陰陽學說揭示了系統的發展規律,五行學說揭示了系統內部物質運動的規律。由于自然界的一切物質都是呈系統存在的,因此,陰陽五行學說就是一個一通百通的學問,用它可以解釋自然界的一切現象。
這一次大家就知道了,東西方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科學體系,它們前提假設不同,得到的科學體系也完全不同。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連自己的科學體系都不知道,天天跟在西方科學屁股后面人云亦云,恐怕不是什么光榮的事吧!
推薦公眾號主人舊書:《哲學家眼中的人體科學》
《哲學家眼中的人體科學》是第一本從系統科學角度來認識中醫、氣功以及特異功能的專著。此系統科學非西方的系統科學,而是在中國氣一元論基礎上重建的系統科學,用它不僅能夠解釋自然界的一切現象,也可以使中醫走向科學化,如果你想學好中醫,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此書就是你最好的選擇之一。
如果誰有意購買,可以在下面贊賞30元(含快遞費),右下留言收件人、地址、手機就可以三四日內送書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