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肺系疾病
第二節 咳嗽
考點四:咳嗽,風寒感冒與風寒咳嗽的鑒別診斷
1.風寒感冒與風寒咳嗽的鑒別診斷
(1) 風寒感冒 惡寒重,發熱輕, 無汗, 頭痛,肢節酸痛,鼻塞聲重, 時流清涕,喉癢, 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舌苔薄白而潤,脈浮或浮緊。以表證為主,可兼有咳嗽,質黏色白,可
治以辛溫解表, 方選荊防敗毒散。
(2)風寒咳嗽 咳嗽聲重,氣急, 咽癢, 咳痰稀薄色白, 常伴鼻塞,流清涕,頭痛,肢體酸楚, 惡寒, 發熱, 無汗等表證, 舌苔薄白, 脈浮或浮緊。 以咳嗽為主, 可有表證,治以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方選三拗湯合止嗽散。
2. 風熱感冒與風熱咳嗽的鑒別診斷
(1)風熱感冒 身熱較著,微惡風,汗泄不暢,頭脹痛,咳嗽,痰黏或黃,咽燥,或咽喉紅腫疼痛, 鼻塞, 流黃濁涕, 口渴欲飲, 舌苔薄白微黃、邊尖紅, 脈象浮數。治以辛涼解表。方選銀翹散,蔥豉桔梗湯加減。
(2)風熱咳嗽 咳嗽頻劇, 氣粗或咳聲嘶啞, 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黃, 咳時汗出,常伴鼻流黃涕,口渴,頭痛,肢楚,惡風,身熱等表證,舌苔薄黃,脈浮數或浮滑。治以疏風清熱,宣肺化痰。方選桑菊飲加減
考點點撥
此考點主要考查感冒與咳嗽臨床的鑒別診斷, 臨床應分清主次,考查多會出現在鑒別題中來
選擇方藥.
考點五:
1.感冒與咳嗽的疾病轉化 咳嗽可以是發病起始也可由其他疾病發展而來,如感冒治療不及時,失治誤治,或體弱者后期遷延,病邪深人, 進一步傷及肺系,肺氣耗傷,可發展為咳嗽,臨床不可不辨。
2.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的轉化 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還可相互影響為病,久延則邪實轉為正虛。外感咳嗽如遷延失治,邪傷肺氣,更易反復感邪, 而致咳嗽屢作,肺氣易傷, 逐漸轉為內傷咳嗽;肺臟有病,衛外不強, 易受外邪引發或加重, 特別在氣候轉寒時尤為明顯。用久則從實轉虛, 肺臟虛弱,陰傷氣耗。于此可知, 咳嗽雖有外感,內傷之分, 但有時兩者又可互為因果。
考點六: 咳嗽的的臨證備要
考點擊破
1.治療禁忌 外感咳嗽忌用斂肺、收澀的鎮咳藥。誤用則致肺氣郁遏不得宣暢,不能達邪外出,邪戀不去,反而久咳傷正。必須采用宣肅肺氣、疏散外邪治法,因勢利導,邪去則正安。內傷咳嗽忌用宣肺散邪法。誤用每致耗損陰液, 傷及肺氣, 正氣愈虛。必須注意調護正氣, 即使虛實夾雜,亦當標本兼顧。
2.治療咳嗽有治上、治中、治下之別 治上指治肺,包括溫宣,清肅兩法:治中指治脾,包括健脾化痰、補脾養肺等法; 治下指治腎, 用益腎之法。
考點點撥---此考點為2017 年新增考點,注意治療咳嗽有治上, 治中, 治下之別, 治上指治肺, 包括溫宣
清肅兩法;治中指治脾,包括健脾化痰、補脾養肺等法;治下指治腎,用益腎之法。
真槍實練
01
哪部著作指出:“肺體屬金,譬若鐘然,鐘非叩不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則鳴;勞欲情志,飲食炙煿之火自內攻之則亦鳴。'
A.《景岳全書》
B.《河間六書》
C.《內外傷辨惑論》
D.《醫學心悟》
E.《醫宗必讀》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與解析:D。《醫學心悟》 指出:“肺體屬金, 譬若鐘然, 鐘非叩不鳴, 風寒暑濕燥火六淫
之邪, 自外擊之則鳴; 勞欲情志, 飲食炙煿之火自內攻之則亦鳴。”提示咳嗽是內、外病邪犯肺,肺臟為了祛邪外達所產生的一種病理反應。
02
明確將咳嗽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的是哪一部書
A.《景岳全書)》
B.《諸病源候論》
C.《醫學心悟》
D.《金匱要略》
E.《千金要方》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客案與解析:A. 明·張景岳執簡馭紫地將咳嗽歸納為外感、內傷兩大類。
03
內傷咳嗽的病理與下列哪些臟腑有關
A.肺
B.肝
C.脾
D.腎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與解析: ABCD. 肺失宣降, 肝火犯肺, 脾虛生痰, 腎精不足, 子病犯母, 都可導致咳嗽。
04
外感咳嗽, 經用解表宣肺方藥,邪未盡去, 仍咳嗽咽癢, 微有惡寒發熱, 舌苔薄白者, 治宜選用
A杏蘇散
B.桑杏湯
C.桑菊飲
D.止嗽散
E.瀉白散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與解析:D.此題變相考查了止嗽散的臨床適用特點。止嗽散具有溫而不燥,滋而不膩,散寒不助熱,解表不傷正的特點, 以疏風潤肺為主,多用于咳嗽遷延不愈或愈而復發者。
05
風溫犯肺,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者,治宜選用
A.杏蘇散
B.桑杏湯
C.銀翹散
D.桑菊飲
E.止嗽散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與解析:D .根據其癥狀可辨為咳嗽之風燥傷肺證, 燥重為桑杏湯所主, 燥輕為桑菊飲所
主,本證口微渴, 當屬燥之輕證, 桑菊飲主之。
06
咳嗽初起,用藥不當,易致“關門留寇”,下列哪類藥最為明顯
A.鎮咳藥
B.通下藥
C.溫補藥
D.苦寒藥
E.收澀藥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笞案與解析: E. 外感咳嗽一般都忌斂澀留邪, 肺氣宣暢則咳嗽自止。
07
久咳氣逆,陣陣發作,痰少質黏,咳引胸肋疼痛,口干咽干,舌苔薄黃少津,脈象弦數,其治法宜用
A.養陰清肝,化痰止咳
B.清肺化痰,宣肅肺氣
C.清肺潤燥,化痰止咳
D.清肺平肝,順氣降火
E.滋陰潤肺,清肝止咳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與解析:D。肝氣郁結化火,上逆侮肺,肺失肅降,以致氣逆作咳;肝火上炎,故咳時面紅, 口苦咽干; 木火刑金, 煉液成痰, 則痰黏或成絮條, 難以咯吐; 肝脈布兩脅, 上注于肺, 肝肺絡氣不和, 故胸脅脹痛, 咳而引痛。 舌苔薄黃少津, 脈弦數, 皆為肝火肺熱之證。 治當清肺平肝,順氣降火.
08
干咳, 連聲作嗆, 喉癢, 咽喉干疼, 唇干鼻燥, 痰黏而少, 不易咳出, 微惡風無汗,舌苔薄白而少津,脈浮者,治療宜用
A.止嗽散
B.桑菊飲
C..桑杏湯
D.杏蘇散
E.小青龍湯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與解析: D. 此題考查咳嗽的辨證論治, 屬于應用型考題。從題干所述主癥干咳, 咳聲作嗆,痰黏而少,不易咳出可診斷為咳嗽,通過其他兼次癥,并結合舌脈象可知是燥證與風寒并見,可診斷為涼燥咳嗽, 宜選用杏蘇散以疏風散寒, 潤肺止咳。 止嗽散用于治療風寒襲肺之咳嗽; 桑菊飲用于治療風熱犯肺之咳嗽; 桑杏湯用于治療溫燥咳嗽; 小青龍湯用于治療寒飲伏肺之支飲。
09
治療肺陰虧耗之咳嗽,宜用
A.生脈散
B.清燥救肺湯
C.沙參麥冬湯
D.麥門冬湯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與解析: C.沙參麥冬湯有甘寒養陰, 潤燥生津之功, 用于陰虛肺燥,干咳少痰,藥作沙參、麥冬、玉竹、花粉、百合滋養肺陰。
10
治療痰濕蘊肺所致咳嗽,宜選的方劑是
A.杏蘇散合止嗽散
B.六君子九合杏蘇二陳丸
C 桑白皮湯合滌痰湯
D. 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親湯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與解析:BD. 痰濕蘊肺所致咳嗽用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親湯,三陳平胃散燥濕化痰,理氣和中,治療咳而痰多,痰質稠厚,胸脘痞悶,苔膩者。三子養親湯降氣化痰,治療痰濁壅肺,咳逆痰涌,胸滿氣急,舌苔濁膩者.待癥狀穩定以后可服用六君子丸以資調理,或合杏蘇二陳丸標本兼顧。
11
下列各項中, 屬于內傷咳嗽治法的有
A. 滋陰潤肺,化痰止咳
B. 疏風清肺, 潤燥止咳
C. 燥濕化痰,理氣止咳
D. 清熱肅肺, 豁痰止咳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與解析:ACD.此題旨在考查內傷咳嗽的治法。
12
患者干咳少痰,咽干鼻燥,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舌苔薄白而干,脈浮,治宜選用
A.杏蘇散
B.桑菊飲
C.桑杏湯
D.止嗽散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笞案與解析: A此題旨在考查咳嗽的辨證論治。外感咳嗽之涼燥證: 干咳少痰或無痰, 咽干鼻燥, 兼有惡寒發熱, 頭痛無汗, 舌苔薄白而干。 治法: 輕宣涼燥, 理肺化痰, 用藥當以溫而不燥, 潤而不涼為原則。代表方:杏蘇散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