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麻黃劑臨床運用體會

經云:“其在皮者,汗而發之”。辛溫發汗諸法,備見于《傷寒論》,尤其麻黃、桂枝、葛根三方,孫思邈謂“凡療傷寒,不出之也”。至后世隨著溫病學的發展,辛涼解表法漸臻完善。辛溫、辛涼本相互對應,各有所主。然近些年來,受一些偏見的影響,辛涼解表大行其道,辛溫發汗反受冷落。治療感冒新藥輩出,辛溫劑所占幾何?尤其對麻黃劑,有些人畏之如虎。實際上,辛溫解表若用之得當,取效迅捷可靠。效法天地、辨證論治是中醫之魂,無論何法,皆不可偏廢。有感于此,乃不揣淺陋,以近年來運用麻黃劑的一得之見,就正于同道。

一、臨證拾遺

(一)冬季流感證治

1998年底,一場流感襲擊北京,前后持續約3周,患病者約占人群四分之一,各醫院一時應接不暇。

臨床表現:惡寒、高熱、周身疼痛、無汗,其他伴見癥狀有頭痛、咳嗽、鼻塞流涕等,脈多浮弦緊數,有些患者或有咽干咽痛,但大都不伴有咽喉紅腫。發病早期,表現出典型的風寒表實證;還有相當多的患者已經西醫用抗生素、解熱劑,或用辛涼解表、清熱解毒類中藥制劑治療數日而不愈,仍表現出外寒未解之象。

以麻黃湯為主擬定處方,加工成濃縮煎劑(每瓶100ml,為成人一日量,囑分3~4次服用)投入臨床,取得非常滿意的療效。經治患者近300例,大多數病人服藥1至2次即汗出熱退,約八成病人服藥后24小時內體溫降至正常,僅少數病人需服藥2劑?;颊邿嵬撕螅话銗汉⑸硗?、頭痛等癥狀解除,若遺有咳嗽等癥狀,另予杏蘇散輩2劑善后。

僅有個別患者因超量服藥,發汗太過,出現惡風、自汗、頭暈、乏力等癥狀,應囑患者得汗表解則停后服,不必盡劑。

因方中以麻黃為君藥,故在使用說明中注明“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患者慎用”。但也觀察了十幾例輕中程度的高血壓病例,服藥過程中并未見有血壓明顯增高。

另據觀察,每次流感臨床表現不盡相同,也有表現為風熱者;即使均感受寒邪,因稟賦不一,表現亦有差別,不可拘泥一法。

 (二)空調傷寒證治

空調傷寒的形成,劉渡舟教授認為:暑熱難捱,時人貪涼取冷,制冷設備應運而生??照{機一開,颯颯冷風撲面而來,沁人肌膚,暑汗頓消。然則非其時有其氣,有些人難免會患空調病。因其常表現為惡寒、發熱、身痛、無汗、氣喘、脈浮弦或浮緊、舌苔白潤,與傷寒表實的“麻黃八證”極為相似,故稱其為“空調傷寒”,以資與正令傷寒相區別。

由此可知:一是夏天也有傷寒;二是空調傷寒在病機和臨床表現上與正令傷寒略同,自當參照傷寒論治。而醫治傷寒,首推麻黃劑。

對此類患者,一般習以麻黃為君藥。表現為風寒表實證者,可選用麻黃湯或葛根湯。但有相當多的患者此前多有失治或誤治,其發病初期本當辛溫發汗,卻采用了物理降溫或辛涼解表等法,致使遷延不愈,病情已發生變化。因寒邪外束,物理降溫更如雪上加霜,使陽氣怫郁不得越,形成外寒內熱格局者為多,常見面赤、煩躁、氣喘等癥,治療上多采用麻黃石膏劑,如大青龍湯等。

有部分患者,外傷于寒,內傷飲冷,則易挾濕挾飲。其兼飲邪者,渴飲嘔利,舌苔滑潤,用越婢湯合桂苓甘露飲;兼濕邪者,頭重身困,肢節煩痛,苔白而膩,用越婢湯合麻杏苡甘湯。還有些患者郁熱較甚,伴有咽赤咽痛,則以麻杏甘石湯中加入連翹、金銀花、蘆根等味。

曾治療觀察20余例空調傷寒患者,患者年齡為14~68(平均40.1)歲,病程2~15(平均5.5)天,體溫37.5~40.0(平均38.6)℃。經辨證論治后,速者一兩個小時即得汗出,體溫開始下降,一般6~18小時體溫降至正常,身和病愈。但若兼挾濕邪或飲邪者,降溫過程則需2~4天,這與濕性粘滯的特點是相符的。

其實不僅傷于空調可致傷寒,如暑季冒雨涉水、寒處作業等,俱可使人罹患傷寒,同樣應以傷寒論治。

二、驗案舉隅

(一)逆流挽舟

黃某,女,32歲。1991年9月30日就診?;颊咭蝻嬍巢粷崳掳l熱下利。初起覺周身不適,旋而惡寒發熱,一身俱痛,無汗,緣緣面赤,體溫迅即升高,達39.7℃,里急,下利十余行,脈緊數,苔白。檢驗大便見大量膿細胞。此例雖診斷為急性菌痢,但尚屬初起,猶具表證。觀其脈證,與《傷寒論》“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病機無二,遂用葛根湯原方,重用葛根、麻黃。一劑汗出熱退,下利之勢亦緩。再以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2劑,利止病愈。

(二)火郁發之

吳某,女,46歲。患者系滿洲里人,于1994年10月中旬沐浴當風,遂發熱。以感冒治療,用解熱劑、物理降溫不效。多方求醫,而發熱不止。西醫診斷為變應性亞敗血癥,在不同醫院反復使用過多種抗生素,罔效,惟用解熱劑及激素后體溫可暫降一時。至余接診時,已反復發熱兩月余,體溫通常在38℃以上,甚則超過39℃,伴有惡寒,肢節肌肉煩痛,納差,惡心,神倦,耳聾,大便不暢,數日一行,脈濡,苔膩罩褐。辨為濕熱內郁之證。觀其濕熱合邪而濕重于熱,故用《金匱要略》麻杏薏甘湯加味,其中麻黃用量為6g。服藥一周,體溫漸降至38℃以下,精神好轉,略有食欲。然下肢仍惡風,兩腿肌肉酸痛,舌苔白厚,脈同前。辨證諒無大錯,因何難取全功?必是病久邪氣深伏,非大劑不可發越之。改以麻杏薏甘湯與《溫病條辨》加減木防己湯合方化裁:麻黃15g、杏仁12g、薏苡仁30g、木防己15g、石膏45g、桂枝12g、茯苓20g、蒼術15g、炙甘草10g,4劑。服一劑后,周身汗出,兩膝似有冷風外冒,翌日體溫即降至37℃以下。藥盡兩腿已不感酸痛,饑而欲食,舌苔化薄,中后部仍較厚,脈濡緩。上方小其劑繼用3劑,諸證痊愈出院。

(三)溫經扶陽

胡某,男,30歲。1989年5月30日晚感周身不適,乏力,發熱,體溫38.9℃,自服撲熱息痛后體溫稍降。次日來醫院就醫時暈厥數次,血壓9.5~12/6.5~8KPa,脈搏38次/分,WBC5.3×109/L,心電圖示Ⅱ度房室傳導阻滯。診斷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暴發型),急診收住院。入院后,給予能量合劑、大劑量青霉素和激素治療,氟美松日用量達20mg。經治數日,病情無明顯改善。6月5日邀中醫會診,見患者精神萎糜,面色晦暗,但欲寐;其平素體健,現無發熱,但覺周身酸重乏力,夜間盜汗,脈細而遲(脈搏46次/min),舌暗苔白。辨為外邪直中少陰。因病已數日,故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之烈,而取麻黃附子甘草湯之緩:麻黃6g、附子10g、甘草10g,2劑。服藥后周身潮潤微汗,體暢安眠,惟覺乏力氣短,嗜眠,脈細而緩(脈搏50次/min);盡劑后精神好轉,盜汗已除,嗜臥,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緩,已無房室傳導阻滯,脈搏恢復至60次/min,苔白厚??紤]外邪已去,正氣未復,改用苓桂術甘湯合附子湯加減:茯苓30g、桂枝10g、白術10g、炙甘草6g、附子10g、黃芪20g、白芍12g、白蔻6g,6劑,以溫復心陽。藥后精神轉佳,癥狀若失,脈搏70余次/min,予健脾益氣類善后,又服12劑后出院。出院時體力完全恢復,能登至16層樓頂,隨訪1年無復發。

三、個人體會

用于解表,麻黃宜生用,取其發散之力,至于用量,應視寒邪輕重、稟賦強弱而定,一般用6~15g。一劑藥囑分作三服,服后若不得汗出,或雖汗出而不暢,可間隔兩三小時再服;得暢汗淋漓,或持續小汗至邪已透出,則停后服。一般體質強壯、初患病者,宜大劑峻汗,一汗而解;年老體質偏弱、或病已遷延數日者,則宜小劑取汗,使表邪緩緩隨汗而解。

凡寒邪束表,郁閉較重者,藥后欲汗前,體內陽氣得藥力相助與邪氣相搏,每令人發煩,或欲去衣被,此時可助以熱飲。個別汗欲出不能者,我常參考《傷寒論》“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之法,按揉患者太陽、風池等穴,疏通經脈,可立使汗出。

表寒證自當解表散寒,今醫動輒清解冰敷,致寒凝熱伏、遷延不愈者多矣。其實除老弱陽虛、陰虛血燥等當審慎行之外,麻黃確是一味比較安全、療效迅捷可靠的良藥,就看是否用得其所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名老中醫醫話】毛德西:大青龍湯---解表清里和內外
婁紹昆:單憑脈診病不靠譜
大青龍湯---解表清里和內外
空調傷寒診治一得
經方治療癌性發熱
馮世綸經方醫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克拉玛依市| 天峨县| 贵定县| 阜宁县| 龙江县| 邵阳市| 塔城市| 辛集市| 绵阳市| 吴川市| 鹤壁市| 同仁县| 阿图什市| 遂溪县| 武定县| 兰西县| 自治县| 三门县| 多伦县| 耒阳市| 林芝县| 长治市| 常熟市| 十堰市| 大荔县| 景谷| 乌拉特中旗| 丹凤县| 观塘区| 嘉黎县| 喀什市| 西青区| 尚志市| 大丰市| 宁阳县| 化州市| 平邑县| 调兵山市| 江山市| 余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