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對通過食物和膳食補充劑維持健康的興趣日益濃厚,尤其是那些含有益生菌的食品和膳食補充劑,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過了解。
除了益生菌,生活中也經常會聽到益生元、合生元、后生元等名詞,它們到底是什么、與益生菌有什么關系呢?在此來幫大家進行簡單的梳理。
益生菌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 (FAO/WHO)、國際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學協會 (ISAPP)以及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與健康專家共識》的定義,益生菌是指當給予一定數量時,能夠給宿主帶來健康益處的活的微生物。
益生菌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增強人類健康,改善腸道微生物組成,調節人體免疫功能,預防或減輕多種疾病的發生,例如益生菌可以預防艱難梭菌相關的腹瀉,輔助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益生菌應用的歷史非常悠久,法國化學家和微生物學家巴斯德于19世紀末首次發現乳酸菌,隨后動物學家和微生物學家梅契尼柯夫提出,乳酸菌可能具有很多益處并可以改變人體體內的菌群,乳酸菌也成為了最早的商業化的含活菌的食品。
目前可用于食品和膳食補充劑的益生菌菌株大多屬于乳酸桿菌 (如鼠李糖乳酸桿菌、嗜酸乳酸桿菌)、雙歧桿菌 (如長雙歧桿菌、動物雙歧桿菌)、嗜熱鏈球菌、馬克斯克魯維酵母等。這里強調一下,益生菌具有菌株特異性,也就是談到益生菌,必須明確到菌株號,否則都是不準確的。
益生元
2021年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益生元與健康專家共識(概要)》中指出,益生元是一類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但能被特定微生物 (如腸道中的有益菌) 選擇性利用的食物成分,從而起到給宿主帶來健康益處的作用。
益生元可以改變腸道菌群構成,改善鈣吸收和促進骨健康,促進益生菌生長,并抑制致病菌在腸道的定值和生長。
2017年,國際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學協會 (ISAPP)最新定義指出菊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寡糖和多糖,植物提取物,多不飽和脂肪酸等均可作為益生元使用,但證據等級較高的還是經典定義中的幾類低聚糖。
合生元
合生元是指包含活的微生物和被宿主微生物選擇性利用的底物的混合物,能夠給宿主帶來健康益處。合生元可以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組合,也可以是有益菌和其可以選擇性利用的底物的混合物,發揮協同作用。
合生元正逐漸成為微生物、食品科學、營養學等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合生元在維持腸道微生物菌群平衡,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提高免疫調節能力以及在手術后降低感染發生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功效。
合生元的設計和作用機制
后生元
后生元是指可以為宿主帶來健康益處的無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 (如代謝物、細胞組分) 的混合物,包括微生物細胞組分、磷壁酸、活性脂質等。
后生元具有抗菌、抗氧化、免疫調節等多種不同的功能特性,可以調節腸道菌群組成和活性,增強腸道屏障功能進而預防免疫疾病,維持葡萄糖穩態等。目前關于后生元的確切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有關后生元的功能特性研究正逐步增加中。
上面的科學定義對于普通消費者可能還是比較難以理解,用通俗語言但不一定非常科學描述4者之間的差異:
●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
● 益生元是微生物的食物,
● 合生元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合物,
● 后生元則是它們的無生命代謝產物。
作 者 朱寶利 陳楠 |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研究員
編 校 Yu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