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桂花
宋 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桂花自古深受人所喜愛,它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叢桂怒放,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
霜天曉角·桂花
宋 謝懋
綠云剪葉,低護黃金屑。
占斷花中聲譽,
香與韻、兩清潔。
勝絕,君聽說。是他來處別。
試看仙衣猶帶,
金庭露、玉階月。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進入秋季,滿大街的桂花競相綻放,濃郁的香氣令人神清氣爽。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自古以來,就深受眾人喜愛。
鳥鳴澗
唐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桂花,在古人的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桂樹香滿天下,是崇高美好的“吉祥”象征。“桂”字諧音“貴”,所以桂花又有榮華富貴的寓意。古人常說“蟾宮折桂”,隱喻的就是狀元及第,也喻學業、事業奪魁。在科舉時代,桂花象征文人的榮譽。
浣溪沙·桂
宋 吳文英
曲角深簾隱洞房。
正嫌玉骨易愁黃。
好花偏占一秋香。
夜氣清時初傍枕,
曉光分處未開窗。
可憐人似月中孀。
桂花清香純凈、馥郁宜人,說它沁人心脾絕不為過。宋代韓子蒼詩云:“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而宋代理學大師朱熹更是不吝贊美道:“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桂花
元 倪瓚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
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
玉繩低缺月,金鴨罷焚香。
忽起故園想,泠然歸夢長。
綿秋細雨后,最愛依窗凝神,看院中一樹桂花點綴了秋色,滿院芬芳。雨后的桂花格外的清新淡雅,滿樹繁花,盈盈含笑。 千層翠綠間,襯托著萬點淡黃,一陣微風吹過,沁人肺腑的香味片刻間融入身上的每一個細胞。
詠桂
宋 楊萬里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
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桂花的色香味,在秋雨里顯得純粹和干凈。一夜秋雨起,幾許桂花落。寂然無聲,在滑落中,細碎的黃花落入發間,落于草上,落于道旁,落于青石,落于大千世界。那抹浮動的暗香再也無法深藏,正如唐朝詩人宋之問所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查看:
圖文來源于【誰最中國】
整理:名師樓編輯部
名師樓是多元的文化藝術場域,集合了美好的希望與樂趣,我們通過傳家課堂、創想課堂、少年人文研習、沙龍、讀書會、國際游學等展現和詮釋傳統文化、應用藝術與生活美學。這里是一個提供由心靈至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心,一個匯集學術交流、設計創意的跨界交流平臺。
合作 | 投稿 | 發布 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