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小喵
小喵有位朋友最近很是煩惱。
他年紀輕輕就坐上了生產副總的位置,大老板很信任他,給他與權責相配的權利,高于行情的優渥薪酬。
張愛玲有句名言: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
言下之意,外面的光鮮亮麗,實際包含了無限的煩惱。
朋友的煩惱來自他臭脾氣的老板。
老板白手起家,一路摸爬打滾,40歲出頭,已經擁有了一家年產值好幾億元的企業。創業過程總是艱辛而且充滿了爾虞我詐,這類型企業的用人首先是親戚朋友,然后是那些老板認為聽話老實的員工。這種一言堂的大家長式的粗放型管理風格,讓老板總是用最順手的情緒去處理問題。
罵,不分場合地罵,言語粗鄙地罵,甚至罵急眼了還會動手。
朋友還覺得老板過分偏袒營銷部門,但凡交期出問題,首當其沖就直接劍指生產部。
小喵的朋友有功勞加身,老板也知道不能隨便罵,于是繞過他,拿起電話逐一罵他下面的生產經理。
朋友是從管理規范的企業中成長過來的,對于這種管理風格很是頭疼。跟老板也溝通過好幾回,溝通完的當下,老板會有所收斂,但是過不了多久又會原形畢露。
一邊是授權且大方的老板,一邊是偏執且脾氣暴躁的老板。
跳槽,或是不跳槽,這真是一個難題。
如果換做是你們,會怎么選?
其實這種情況,倒是有一個實用的工具《決策平衡單》來幫助分析這種選擇題。具體的用法,可見小喵的文章《決策平衡單可以幫你優化選擇》。
但今天,我們嘗試用另外一種思路來看待這個問題。
陳春花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中國著名企業文化與戰略專家,)提到過一個觀點:不要讓虛假的問題占用你太多的時間,一定要找到真的問題,你的精力應該放在真正的問題上。
什么是虛假問題?那就是尚未發生的,任何的事態發展都只是存在于你假設當中。
打個比方,今天你將要說的話或者是將要做的決定,可能會讓別人不高興,就為了這種尚未成型的假設,你自導自演地左右為難,讓這種虛假的概念耗費了正當的工作時間,錯過/忽略了真正問題的處理。然后多米諾骨牌效應般地引發出一個又一個壞的結果。
在企業管理中,最大的隱形成本浪費就是管理者左搖右擺的延誤,讓下級誤解的模糊不清的態度。
在上述的案例中,什么是虛假問題?什么是真正的問題?
老板的脾氣會影響企業發展是虛假問題。
老板的管理風格會影響企業發展是真正問題。
看到這里,有讀者朋友可能會問,上面的陳述已經很明確,事件當中的老板臭脾氣且無章無法,這不已經是一個事實存在嗎,為何還有區分真假問題。
這里小喵要申明一個觀點,通常我們在表達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下意識地選擇有利于自己的立場。
這就是說,這個案例里的老板,小喵相信他有臭脾氣,但是不是真就是非不分,章節不講?那就有待商榷,畢竟白手起家,然后能將企業做到規模以上,老板肯定有過人之處,有值得放大的優點。
所以說,管理的復雜在于多樣化,動態的,具體案例具體分析。
但是管理又是簡單的,用國家法制基礎的十六字方針就可以囊括: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簡單來說就是用流程管事,用制度管人。
管理的對象,也包括企業的創始人,我們俗稱的老板。1-回歸到案例中,面對臭脾氣的老板或者是上司,我們首先要區分的是:這是他的脾氣還是他的態度?2-這個區分的界限就是老板要的是享受他作為老板的權威,還是說他想要的是一個處理結果。
也就是說他是否尊重公司已有的流程制度?他是否試圖用自己的身份來影響、左右事情的發展?
再往深處說,老板對你的要求,或者是沖你發脾氣的根源,是在流程制度內,還是流程制度外?
舉個例子。
有一年小喵臨時救火,為營銷中心的重要展會當后勤支援。
前期準備工作逐一落實了。展會前的兩三天,我出差,臨行前讓助理與營銷中心的大區經理按照籌備清單上的工作事項又復核了一遍。結果出差途中就接到了老板怒氣沖沖的電話。
根源是有幾箱產品資料漏發了。
這幾箱資料說重要也不重要,但偏生是老板答應送給他朋友的,結果朋友到了公司展位,資料卻還沒到。老板一下子就覺得臉上無光。
老實說,在挨罵那一刻,小喵也覺得老板有些無理取鬧,這本來就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用得著在電話里這樣罵一位高管嗎?
但冷靜下來,我就覺得老板這個“脾氣”發得很正確。
首先,我們都會有下意識的聯想發散思維。小喵的下屬如果有一件工作出現紕漏,我會立馬就要求他對其他工作也進行復查盤點。這不是完全的不信任,這是在管理工作中養成的一種嚴謹性的聯動。
易地處之,老板面對資料漏發的那一刻,他當然也聯想到我的工作是不是也會有其他的紕漏?他擔心這些紕漏會影響了這個重要的展會效果。
所以,我在安排資料補發的同時,讓助理將每一個工作項再一次電話核對責任人與完成時間,然后匯總給老板,讓他放心。
有時候,大家會覺得老板的脾氣來的莫名其妙又無招可拆,其實也有可能是你根本沒明白老板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老板想要的是放心,不是一次放心,而是每一次都放心。而管理的成敗恰恰又是會被諸多的細節問題所影響,所以,你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地對老板說,這類型的工作我做過不知多少遍了,你大可以放心交給我。
往往在你自以為駕輕就熟的事情,紕漏就會發生。
想要上司/老板不天天干預你,煩你,就要建立相應的流程制度,同時還要有橫向控制。
比方說展會期間的物質快遞,可以提前將需要快遞的清單給到前臺小妹,讓她逐一核對發貨是否準時,有無遺漏。
有人做事,有人監控,兩手準備,總能將意外將至最低。
其次,在會議記錄中明確表述了小喵作為展會后勤指揮的臨時任命。
所以,只要關于展會,無論大事小事,我作為負責人都應該承擔在第一線。所以,老板發的脾氣是在流程制度以內的,從這一點而言,他并沒有錯。
既然他的行為并沒破壞規章制度,那些并不友好的態度,或者是當時令你不愉快的言語又何足掛齒?畢竟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士,應該能分清楚就事論事,事情本身以外的花邊都不是真正問題。
回歸到朋友面臨的問題上,小喵并沒有給他具體的建議,只是給他分析了上述這樣一個思路。
老板有臭脾氣真的不可怕,只要他不是那個制度的破壞者就很好。
當然,我們都希望能遇上一個性格好,能傾囊相授,出手大方,同時又胸懷大志,能力超群的這樣一位老板或者是貴人。
但這種想法真的很不現實。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你向別人提要求的時候,先要評估自己有什么。
小喵在工作生涯的早些年,總是喜歡用跳槽來解決工作中一些無可避免的問題。
跟上司合不來,跳槽;
工資不滿意,跳槽;
晉升速度不夠快,跳槽;
……
來來回回折騰, 經歷的人事多了,終于發現回避不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
如果你總是在企業中遇到諸多的不如意,那可能問題的根源是你個人。
如果你現在也碰到了文中案例的情況,而且很有跳槽的沖動,小喵建議不妨給自己一個緩沖,利用人脈去探溫一下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如何。
多與不同企業的老板/高管進行交流,不單談薪酬福利,還要談行業的發展趨勢,企業的發展規劃,企業發展能給你職業生涯打開多大的晉升空間等等,綜合評估自己是有市有價,有市無價,還是有價無市。但你有想法的時候,不要將精力浪費在虛構,假想上,讓自己多去經歷嘗試接觸不同的人事,讓自己的眼界在這過程中不斷提升。有時候,你的困惑煩惱,可能恰恰是因為嘗試得少,轉換一下視覺,你會發現,事情其實有很多種可能,每一種都比你現在捆綁住你的想法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