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指人為了實現某件事情,自覺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在固定的時間地點重復做某件事情,并為此抵制各種外界的干擾和誘惑。一個人自律意味著他擁有更強的能力,更優越的社會地位,以及潛在的可能性。
所以人們對自律的人自然而然會有一種崇拜感。這就引發了一些人為了獲得別人的贊賞認可,而裝作很自律的樣子,也就是偽自律。
偽自律的人其實內心沒有力量,他們無法自發在內里形成驅動自己前進的力量,無法為了達成某項目的而持之以恒,卻又艷羨自律贏得的崇拜目光,且過分地追求儀式感和形式感。
我朋友圈里曾有一個朋友身材較胖,有一段時間他開始每天在朋友圈打卡減肥。
每天都是一些簡單的雜糧面包、一兩個水煮蛋、一個蘋果,這樣的打卡持續了六天,周日那天,他發圈說:“一周了,可以放縱一下了。”
于是那天晚上他和朋友吃了一頓豐盛的火鍋,一整塊蛋糕,一大杯奶茶。結果一個周日吃了一頓火鍋以后,他的減肥餐便再也沒有出現在朋友圈過。
雖然減肥的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長期的嚴格鍛煉后可以偶爾犒勞自己,刺激新陳代謝。但僅僅一周身體并不會形成穩定的記憶,只要一放松很快就會回去了。
任何事情都會給我們人體留下記憶,尤其是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事情,相比較堅持輕食,可口的火鍋更能讓我們快樂。
所以自律的前期必然是痛苦的,而偽自律的人實際上根本就沒有能力應對忍受這種痛苦。
偽自律的人無論是在堅持的過程中,還是前期的計劃中,并沒有考慮到計劃的可行性。而真正自律的人,會將計劃做得非常細致,一旦確定下來雷打不動。
自律本身是反人性的,但若堅持到最后就會修煉成一種境界,成為一種享受。任何事情如果能夠做到絕對控制,都能獲得最優體驗。
一位舞者描述自己常年保持練習,沉浸舞蹈中的感受時說道:
“當你注意力完全集中,心中沒有任何雜念,什么也不想;只專心做一件事,全部活力暢流無阻,你會能感受自己非常輕松、自在、且精力旺盛?!?br>
所以自律到最后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享受。
偽自律可以欺騙過歲月靜好的朋友圈,但卻欺騙不過結果。
自律才能真正的讓我們變強,當然自律最重要的是細水長流,很多人之所以開始的時候興致昂揚,但堅持不了幾天就崩潰,往往是因為設定的目標太高。
發現過一個工作很忙的朋友有馬甲線,問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說:
“不管做什么,首先你要在心理上認可自己,我接受自己因為工作兩三天而不運動,但到第四天的時候我一定會出門跑幾公里,其實最重要的是綿綿不絕。”
很多死在自律初期的人都是敗給了“每天必須”,但其實自律的重點在于不斷重復,而不是每天必須。我們都知道量變促成質變,只有維持量,我們才能實現最終的質。
形式本質上是為內容提供輔助的,如果現實因素使然我們難以維持形式,那么不管以何種形式保持內容的存在,也就是量變,也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偽自律們只能看到了自律的形式,而看不到自律的本質,說得刻薄點,可能是智商不夠。
假裝自律只能產生短暫的安心,只有真正的自律實踐才能讓自己蛻變。
偽自律的人表面上嚴格的把控著自己的行為,實際上卻根本沒有投入進去,甚至隨意的放縱自己。健身五分鐘,拍照兩小時的人在健身房太多了。
一個成年人如果沉迷偽自律,熱衷于在朋友打造自律人設,請你離他遠一點,因為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就算你不是懶惰的人久而久之也會變成那樣。
偽自律的人通常好逸惡勞、虛榮。
他們渴望成功渴望獲得別人的仰慕,但卻不肯為此付出長期的辛苦,關鍵他們還拎不清事情真相,以為發些朋友圈能欺騙過所有人??吹秸嬲月烧吖怩r亮麗的生活,又忍不住嫉妒。
這種人很容易在道德底線等問題上出麻煩,若你和這種人走得太近,對方指不定在嫉妒心的驅使下會做出什么事情。
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陽光、更安全,少惹點麻煩,還是遠離偽自律的他們。
- The End -
作者 | 湯靡達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