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是歷史上有名的亂世,也可以說是最混亂的一個時代。你方唱罷我登場,五個朝代輪番登場,每個朝代中帝位也更替頻繁,毫無親情、忠義之說,短短幾十年,皇帝之位輪流坐,中原之外的十幾個政權也相互攻伐。
一、藩鎮割據
導致五代十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還是唐王朝長期以來的藩鎮割據政策,自安史之亂平定后,藩鎮便是大唐帝國的三大支柱之一,維護著帝國不倒,但這也是地方分裂的開始。這些藩鎮勢力非常大,藩鎮的軍長官不僅擁有當地的軍政大權,而且權力可以世襲,形成一個個與中央政府相對獨立的“小王國”,不聽中央政府的指揮,逐漸脫離朝廷的掌控。等到黃巢起義的時候,大廈將傾,這些藩鎮便撕破臉面,開始自立了。
二、黃巢起義
唐末時期,帝國已經發展了兩百多年,大廈根基已經腐朽,土地兼并嚴重,人民賦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連年的災荒,起義已經是唯一的選擇了。黃巢起義爆發,轉戰大半個中國,大大加速了唐王朝的滅亡,各地軍閥借機割據。而且黃巢起義直接沖擊世家大族,那些高高在上的門閥貴族,幾乎被黃巢一窩端,直接洗牌統治階層,文人式微,武將軍頭階層崛起。
三、朱溫篡唐
朱溫作為數一數二的大軍頭,有著參與黃巢起義作亂的基因,當初從一名基層士兵做到了統帥千軍萬馬的將軍,直接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執牛耳者。905年,在謀士李振的鼓動下,朱溫將宰相裴樞、崔遠等朝臣三十余人盡數殺害于白馬驛,史稱“白馬驛之禍”,此后開始籌備稱帝之事,907年稱帝,建立“大梁”,五代十國時代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