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貓傳》的熱映,使詩人白居易和他的《長恨歌》再次回到大眾視野。
而與《長恨歌》并稱為白詩雙壁的《琵琶行》,更因一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而婦孺皆知。
可您真的看懂《琵琶行》了嗎?關于詩魔白居易您又真的了解嗎?
本期,我們請到了北師大二附中高級教師鄭樹紅,和大家講講這首考試必考,且孩子需要全文背誦的千古名篇《琵琶行》和它的作者白居易。
重點知識點:
鄭樹紅老師揭秘:中高考詩詞鑒賞題的四大抓手!
題目:確定詩歌內容。
詩人:了解詩人各人生階段,分階段重點解讀。
朝代:把握朝代氣象,有助詩歌理解。
注釋:是降低難度的相關信息。
把握好四個抓手后,鄭樹紅老師還強調回歸詩歌,因為詩歌本身才應是我們最該關注的對象。
除了應對考試,
孩子還該從古詩詞中學到什么?
俗話說:日讀古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古詩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小孩子學習古詩,絕不是為了應對考試。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寫詩則是有感情的活動。
小孩子學詩,就是讓他們對天地草木鳥獸、對人生的聚散離合都有感恩的心。元旦小長假,不如讓我們帶著孩子一起讀詩吧!
01
它體現在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全詩短短四句,從內容到語言似乎都沒有什么深奧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記述和描寫。
但細讀之,你會發現白居易把自然界的春光描寫的如此生動具體、天真可愛,他賦予春光美麗的形象,賦予它頑皮的性格。這首詩,如果沒有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
通過對這首詩的學習,孩子可以有意識的對大自然進行觀察,可以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可以積極尋找大自然中能點燃情感之火的事物,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即使身處逆境,也要積極生活,不放棄自己的夢想!
02
體現在李紳的《古風二首/ 憫農二首》中:
《古風二首/憫農二首》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問孩子《憫農》講了什么啊?
小一點的孩子可能會說要愛惜糧食,農民伯伯很辛苦。但當孩子真正的懂得了古詩背后的意義,有了自己的思想后,他會發現這首詩放到現在同樣受用。
農民伯伯只是一個形象,生活中,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農民伯伯”。生活本就不易,而你之所以覺得輕松,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而替你負重前行的人,讓你有“盤中餐”的“農民伯伯”,他們可能是軍人、是老師、是醫生、是各行各業奮斗在一線的人民群眾。
03
體現在杜牧的《題烏江亭》中: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這首七言絕句,是為中國歷史上的悲劇英雄項羽而發。
項羽寧死不過江東,人們對此多給予“知恥近乎勇”的正面評價。但杜牧卻另辟蹊徑,換了一個角度來立論,光“知恥”不夠,還要“忍恥”、“雪恥”,這才是“智”。
比起以死明志,學習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才最重要。通過這首詩,我們希望孩子明白,勝與敗絕不是區分能力強弱的方式,真正的“男兒”,必須能夠經得起這樣的考驗!
為什么要學習詩詞?我想:以后也許你會忘記你背過的詩詞,但是你體會過那美好的韻律、詞語和意境,你知道什么是好文,更知道什么是你今后想要的人生!畢竟,背完唐詩宋詞的人,氣質就是不一樣。
為您讀詩
(鄭樹紅老師為您讀詩)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注釋:
1. 左遷:貶官,降職。與下文所言“遷謫”同義。古人尊右卑左,故稱降職為左遷。
2. 倡女:歌女。倡,古時歌舞藝人。
3. 善才:當時對琵琶師或曲師的通稱。是“能手”的意思。
4. 委身:托身,這里指嫁的意思。
5. 賈(gǔ)人:商人。
6. 嘈嘈:聲音沉重抑揚。
7. 切切:形容聲音急切細碎。
8. 間關:象聲詞,這里形容“鶯語”聲(鳥鳴婉轉)
9. 幽咽:遏塞不暢狀。
10. 冰下難:泉流冰下阻塞難通,形容樂聲由流暢變為冷澀。難,與滑相對,有澀之意。
11. 蝦(há)蟆陵:“蝦”通“蛤”。在長安城東南,曲江附近,是當時有名的游樂地區。
12. 鈿(diàn)頭:兩頭裝著花鈿的發篦;銀篦(bì):一說“云篦”,用金翠珠寶裝點的首飾。
13. 顏色故:容貌衰老。
14. 紅闌干:淚水融和脂粉流淌滿面的樣子。
15. 嘔啞嘲哳( zhāo zhā):嘔啞,擬聲詞,形容單調的樂聲;嘲,形容聲音繁雜,也作啁哳”。
16. 促弦:把弦擰得更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