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病晚期的患者,如果出現嚴重的關節畸形或關節功能障礙,患者基本的生活質量無法保障,甚至面臨嚴重并發癥威脅時,保守治療或一般的手術治療已經難以扭轉“戰局”,就需要使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這個“終極武器”來救場。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治療終末期關節病的“終極武器'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根據人工假體置換的病變關節部位的不同,可以分為單踝置換術、髕骨-滑車置換術、半關節置換術、全膝關節置換術以及翻修術等,其中最常見為單踝置換術和全膝置換術,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二者的區別,以及患者該如何選擇。
我們的膝關節,根據其形狀與功能,可以分為內外兩個部分。內側部分由股骨內側踝、內側半月板和內側脛骨平臺構成,同理,外側部分則由股骨外側踝和外側半月板以及外側脛骨平臺組成。
膝關節的結構
膝關節內外踝的形狀不相同,其功能也不完全相同。簡單概括,一般情況下內側踝承受的壓力更大,而外側踝的旋轉功能更多一些。二者的功能有區別,其遭受的損傷也就有了差別。以膝關節退變來講,因為內側承受壓力更大,所以更容易發生軟骨磨損,骨質外露,引發骨關節炎,而外側則相對不容易磨損。
膝關節內側踝更容易發生磨損
所以,對于一些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來講,雖然有明顯的腫脹疼痛、行走困難,但卻僅僅只有內側踝的老化磨損,外側踝則還完好,這種情況下,患者如果選擇全膝關節置換術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正常組織切除,盡管療效是值得肯定的,但選擇單踝置換術則更有優勢,具有本體感覺更好、創傷更小、恢復更快、費用更低的特點。
選擇單踝置換術還是全膝置換術要看患者病情
患者究竟該選擇單踝置換術還是全膝置換術,則得根據患者的病情等多方面情況而定,下面我們就分別來介紹單踝置換術與全膝置換術,以及它們各自的適應癥和優缺點。
單踝置換術是膝關節置換術中的一個特殊類型,就是置換范圍局限于單一踝室的置換術。與全膝置換術相比,單踝置換術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人工單踝置換術
不過,單踝置換術優點雖多,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適合使用,其適應癥較為嚴格,如下:
過度肥胖等人群不宜人工單踝置換術
與早些時候相比,現在單踝置換術在年齡和體重的指標上有所放寬,對于一些年齡較大者、不是過于肥胖者,也可以使用單踝置換術,對于一些高齡患者,如果符合手術指征,使用單踝置換術術后并發癥較少、手術風險較低,反而有益。
說了單踝置換術這么多優點,但并不意味著單踝置換術就優于全膝置換術,比如單踝置換術局限性大就是一個缺點,對于兩間室或三間室病損者、晚期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等人群,就只能選擇全膝置換術,所以能否選擇單踝置換術,患者在術前還需做嚴謹的評估,但不可否認的是,單踝置換術是非常有前景的。
全息置換術是對已經破壞、喪失功能的膝關節的內側間室和外側間室以及髕股關節進行重建,從而解除關節疼痛、改善關節功能、糾正關節畸形及獲得長期穩定的治療方法,是諸多終末期關節病的終極治療手段。
全膝置換術的手術過程
人工全膝置換術的適應癥廣泛,包括:
很多終末期關節病患者要考慮全膝置換術
與人工單踝置換術相比,人工全膝置換術的手術創口大、術后恢復時間長、術后并發癥多、手術花費大,但如果患者已經存在嚴重的膝關節功能障礙,活動量下降乃至失去活動能力,如果造成嚴重的心肺等組織器官并發癥,嚴重時甚至會威脅患者的生命,這時候選擇全膝關節置換術,讓膝關節恢復正常的運轉則是十分必要的。
而且,人工全膝置換術也在不斷革新,計算機導航技術的加持、新興的微創全膝關節置換術等,都在不斷提高全膝關節置換的成功率和治療效果,減少全膝置換的創傷和恢復時間,降低全膝關節置換后不良反應的風險,讓患者能夠獲得更好的治療體驗。
人工全膝置換術在不斷完善進步,能為更多患者解決難題
相信通過閱讀本文,大家對人工關節置換術有了更多一些的了解,膝關節病患者沒有必要因為疾病而沮喪、絕望,只要在早期堅持正確的治療,大多數患者還是可以通過保守治療來控制住病情發展的,即便保守治療沒有攻克難關,也還有多種手術治療方法可供選擇,實在萬不得已,還可以使用人工關節置換術,如果一開始就背負巨大的心理壓力,是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和康復的,所以患者首先要擺正心態。而該不該使用人工關節置換術,該選用哪種人工關節置換術,則要根據具體的病情以及自身的情況和意見來綜合考慮,最終選擇一個最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