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曰: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 更貴更賤, 以知生死, 以決成敗."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運動方式。
我國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系。
中醫用五行來解釋生理病理上的種種現象。
預測未來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來推算人的命運。
五行的屬性:
《尚書·洪范》記述的是周武王與箕子的對話,其中談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金:凡是堅固、凝固的都是金,上古時不是現代的科學分類,當時對于物質世界中有堅固性能的,以金字作代表。
水:代表了流動性,川流不息的作用。
火:代表了熱能。
土:代表了地球的本身。
五行與八卦
后世所盛行的五行學說,就是古代先哲們從《河圖》、《洛書》中悟出并創立的。古代先哲認為,宇宙太極化育萬物,太極生出天地兩儀,兩儀又生四象。四象是四個時空的結合體,即東南西北四方與春夏秋冬四季。
在《洛書》中,所示時空的震卦、離卦、兌卦、坎卦分別對應著四象即東南西北與春夏秋冬。春天是草木生長的旺盛季節,為木氣盛行,故位居東方代表春天的震卦五行屬木。夏天是火氣上炎之時,為火氣盛行,故位居南方代表夏天的離卦五行屬火。秋天為萬物凋零肅殺之時,為金氣盛行,故位居西方代表秋天的兌卦五行屬金。冬天為大雪漫天雪水凝寒冰凍之時,為水氣盛行,故位居北方代表冬天的坎卦五行屬水。
在八卦上,震、離、兌、坎所代表的東南西北四正方位的卦相分屬木火金水的五行,而剩下的四個方向即所謂的“四維”中的巽、坤、乾、艮四個卦相屬何五行呢?對此,我國古代的先哲是聰明的,他們認為巽卦位于東南方,為木之余氣方位,故五行屬木;坤卦為西南方,坤為地,故五行屬土;乾卦位居西北,為金之余氣方位,故五行屬金;艮位于東北方,艮為山,故五行屬土,這樣八卦就全部具有了五行的屬性。這就是我國古代先哲們依據《河圖》、《洛書》所悟出和創立出來的五行,而這種思想也是從《易經》中領悟出的。
不僅如此,《河圖》、《洛書》還蘊涵了五行相克相生的法則。《河圖》從北方水左旋反映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五行相生的關系;《洛書》從北方水右旋反映的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相克的關系。后來,古人依據《河圖》、《洛書》中五行相生相克的關系,引出了八卦之間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則。八卦五行相生法則為:坎一震、巽一離一坤、艮一兌、乾一坎;八卦五行相克法則為:坎一離一兌、乾一震、巽一坤、艮一坎。這是關于五行相克相生的最早的思想。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生含義:
木生火, 是因為木性溫暖, 火隱伏其中, 鉆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為火灼熱, 所以能夠焚燒木, 木被焚燒后就變成灰燼,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里, 依附著山, 津潤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 金靠水生, 銷鍛金也可變為水,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義: 是因為天地之性
眾勝寡, 故水勝火.
精勝堅, 故火勝金.
剛勝柔, 故金勝木.
專勝散, 故木勝土.
實勝虛, 故土勝水.
五行相克,好比戰爭,彼此敵對。但是都是辯證和依存的關系:
木克土:樹木可以入土
火克金:烈火可以溶金
土克水:土可以覆水
金克木:金可以伐木
水克火:水可以滅火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