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光明主營業務收入分析(2004中期)
主營收入 同比增長 主營成本 同比增長 毛利率 同比增長
───────────────────────────────────
乳制品等 265650.22 10.00% 173313.52 11.86% 34.76% -1.08%
商業零售 58877.19 34.39% 46790.68 34.59% 20.53% -0.12%
其中:關聯交易 9212.02 0.00% 7715.99 0.00% 0.00% 0.00%
───────────────────────────────────
合計 265650.22 10.00% —— —— —— ——
外地 185383.03 18.66% —— —— —— ——
上海 80267.20 -5.87% —— —— —— ——
───────────────────────────────────
3、三元主營業務收入分析(2004中期)
主營收入 同比增長 主營成本 同比增長 毛利率 同比增長
───────────────────────────────────
合計 54701.68 -9.33% 43419.40 -5.51% 20.63% -13.42%
乳制品 48425.69 -9.80% 38168.63 -6.55% 21.18% -11.45%
房地產 6275.99 -5.56% 5250.77 2.76% 16.34% -29.29%
───────────────────────────────────
北京地區 32287.72 -34.51% —— —— —— ——
北京以外地區 22413.96 103.27% —— —— —— ——
四大乳業巨頭競爭情況略覽:
競爭公司 現在的目標 能力和成績 目前的戰略 當前的看法和情況 劣勢 可能的變動和戰略改變
伊利 要在2005年實現做中國乳業第一品牌的目標,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成為中國乳品行業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30億美元,進入世界乳業20強。 伊利股份是我國第一只乳業上市股票,三季報顯示,今年1至9月份,伊利股份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4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36億元,仍為行業領頭羊。《中國1000大制造商》179位。 生產超高溫滅菌奶為主,“以奶代粉”利用低價優質奶源的優勢,大力發展超高溫滅菌奶。一方面不斷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擴大主營業務,穩固實業基礎。另一方面以資本經營為放大手段,把握國內產權重組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現有的人力、財力、體制、品牌等諸方面優勢,通過收購、控股、兼并等方式擴大經營規模, 乳業發展利潤趨薄,肉類正成為伊利集團繼液奶,冰淇淋之后的又一支柱產業。實現基地全國化。放棄爭奪激烈、利潤微薄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東南沿海、內陸發達城市為主攻對象的營銷策略。四優勢:1.在優質奶資源的占有上處于領先地位。2.成本優勢。3.變革、創新優勢。4.技術優勢。 離主要消費市場較遠,運輸成本較高,且作為北京、上海等主要市場的后入者,營銷成本較高。內部權力斗爭,過于強烈的業績導向,和文化中的不信任因素導致十幾年中數百名人才的流失。公司自身目前仍持有上億元國債,累計虧損已達數千萬元。獨董風波雖然已有平息,但市場仍然耿耿于懷。 公司將集中精力做好主營業務,不再介入國債投資。
可能做民營化,完成MBO。(經理層收購)
與外資合作
從對奶源基地的爭奪,逐步過渡到對主要消費城市的控制上。
強力阻擊對手蒙牛。
光明 從區域性向全國性轉型。
向資本盈利模式發展。
堅持以“新鮮、健康”為產品導向、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在經營上,不斷開發新品,提升盈利能力;在管理上,加強成本控制和財務杠桿的作用,確保以贏利支持增長。 在外埠市場的銷售額已超過50%。在北京、西安、武漢、南京、杭州、無錫等地設立分公司《中國1000大制造商》193位。在上海牛奶市場中,光明牛奶以96.5%、93.4%的數據高居品牌提及率和購買率的首位。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酸奶生產企業光明成為第一家領取QS(食品安全)認證的乳品企業 要用全國的資源做全國的市場。
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建設奶源基地,以巴氏奶(鮮奶)為主(即保質期短,需冷藏)。
加快UHT 產品生產、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不斷宣傳“新鮮”的價值,加快保鮮和酸奶等公司主要產品的開發力度,另外對相關產業如冰淇淋等也加大投入,更好地完善產品結構,拓展盈利空間,并通過建立和完善 經銷商隊伍,完善市場銷售網絡,提升公司對外擴張和贏利能力。 光明乳業被調出上證50 指數。光明冷飲、光明乳業可能再次分家。新疆、內蒙古、四川、遼寧希望為光明提供奶源。光明乳業 獲“上海市質量金獎” 達能亞洲收購其股票達9.7%
UHT 產品的快速發展,對保鮮產品的沖擊依然存在。 公司積極在北方建立奶源基地,目前已在黑龍江、內蒙古、北京和德州等地采取兼并或新建的方式建立奶源基地和鮮奶加工廠,以進一步擴大市場的覆蓋范圍、經營規模提供充足的供應。
從對奶源基地的爭奪,逐步過渡到對主要消費城市的控制上。光明乳業和上海梅林打造民族品牌。
外資向上游轉移
三元 進行大力度的機構改革,嚴格控制費用,加強績效考核,努力降低運營成本。鞏固北京市場份額的同時,穩步開拓外埠市場。
超高溫奶在呼倫貝爾地區已占50%以上的市場份額,酸奶占到80%以上的市場份額。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首批通過市場準入的乳品企業。產品多次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并連續多年被選定為全國人代會和政協會特供產品。液態奶產量居全國第二位,持有北京麥當勞食品有限公司50%股權 在富含資源的地區投資建立資源型的企業。三元潛入伊利蒙牛腹地搶市場。通過運用各種營銷手段和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市場占有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競爭力 四年前投資收購的呼倫貝爾三元乳業有限公司液態奶擴建工程如期完成,產能在原有基礎上翻了一番。三元用將近3年 時間建立了17個機械化擠奶廳和3個自建奶站 遠離大草原,奶源供給有限,生產成本高。成本費用增加 投資乳品快餐連鎖店系統。進行大力度的機構改革,嚴格控制費用,加強績效考核,努力降低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