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典型的想象力太豐富把自己繞坑里的案例。
“食品工業是道德工業”——這是雨潤食品產業集團早在創業之初提出的理念。
從200元到480萬元到1.6億元,雨潤白手起家的經歷為人津津樂道,然而好景不長。持續的虧損與頻繁的債務違約暴露出來這家行業領軍企業遭遇的困境。
2015年,雨潤集團虧損29.8億港元,創下上市以來年度最大虧損。
2016年,雨潤集團收益同比減少17.2%至167.02億港元。
2016年,南京雨潤——系雨潤集團全資附屬公司——未能如期償還本金為10億元的第二期中期票據,涉及本金總額約5億元。
2017年,60多億債務到期。
千里之堤自然不是潰于一時,造成這種狀況原因很多,這里拿出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來說。
雨潤的野心和機遇都是從1996年開始的,當時國有企業改制轟轟烈烈的進行著。
雨潤零對價并購了國家一級企業——南京罐頭廠,成為江蘇省首例“民企收購國企”案例,此次并購對雨潤來說百利而無一害,無償獲得了生產用地、廠房以及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雨潤的核心業務在各方利好下穩固發展。問題就出在之后的盲目開辟業務,多元化發展,進軍了房地產、商貿和旅游等產業。
2002年,雨潤收購南京河西地產綜合開發公司;
2005年,雨潤收購重組南京中央商場,探索文化商業綜合體模式;
繼而,涉足金融界和文化圈,成立了利安人壽保險公司,又先后同夢工廠、迪士尼和索尼等全球頂級動漫品牌合作,打造真人舞臺劇和主題游樂公園。
為了支持這個多元化的戰略,2005年雨潤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直到2011年,雨潤還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總資產最高時達358億元,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9位。雨潤的創始人祝義才也以8.8億元財富登上《福布斯》中國百富排行榜。
上市之后,雨潤將重心轉移到對資本要求更高的產業鏈上游——生豬屠宰業,在全國建立生豬屠宰場。
激進的多元化擴張已經逐漸為雨潤的高負債埋下了伏筆,多處房地產、旅游業務停工、投資建廠都成了爛尾工程,同時核心業務也出現安全問題。
安徽某五星級酒店反應雨潤火腿產品中出現鋁卡和包裝膜,河北雨潤北徐公司遭舉報,稱該公司一批產品被檢出含有瘦肉精殘留……
雨潤旗下附屬公司陜西渭南生秦肉類加工有限公司將含有激素及致病微生物的“問題豬肉”推向市場,發生了雨潤“問題豬肉”事件。
眾多食品安全事件被爆出,成為雨潤走向下坡路的拐點,導致雨潤業績逐漸下滑,主營業務不能再給公司帶來正常的現金流入,其他業務上大規模的投資還在繼續消耗著大量資金。
在海南,旅游度假區目前處于停工狀態,原計劃總投資35億元……
在杭州,以4.4億元價格賣掉的星雨華府項目,銷售并不理想;
雨潤農業圈地選擇的往往都是以農業為主、地處偏遠的縣城,以推動“農業產業化”、建設“全球采購中心”和“物流中心”等諸多名義,拿到大量廉價土地,連同優厚的政府補貼。而這種依靠低價圈地和政府補貼的盈利模式本身就不具備可持續性。
據數據統計顯示,自2005年上市以來,雨潤共獲得政府補貼近40億元,累計補貼額占累計凈利潤比例高達46.38%。
2009年,雨潤在安徽省蕭縣永堌鎮投資1.5億元建設種豬養殖基地,每年可實現產值近5億元。廠房建設完畢卻未開工。
2010年,雨潤在黑龍江省蘭西縣總投資3.5億元建設一個10萬平方米的生豬屠宰場,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8億元,可安排1500人就業。廠房建設完畢,卻無開工跡象。
雨潤近年的戰略完全背離了自己的初衷,祝義才曾許下的承諾已成為空談——“為了把食品做好,其他不熟悉的產業,我們不做,靠投機的行業也不做。”實際情況是食品沒做好,跨界業務也成為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