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怎么辦?
宇新教育
不少孩子做事情總是磨磨蹭蹭,父母們只好在后面扯著嗓子喊“快點”、“快點”。可無論怎么喊。始終不見效果。孩子還是不急不火。弄得父母也常常沒轍。如何糾正孩子這一不良習慣呢?筆者特別采訪了一些夾有“小磨蹭”的父母們。從他們那里總結(jié)出一些有效高招兒,也許這些辦法會對您的孩子有用,不妨試一試。
1 幫助孩子認識時間
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
案例:我兒子剛剛7歲,上學以后,我們發(fā)現(xiàn)他做什么事情都慢,讓他刷牙,喊了五遍,回頭一看,他還站在那里擺弄牙膏蓋吶;洗腳也是,愣能洗半個小時;上廁所也能在里面玩一會兒;洗澡就更慢了,你越在外面喊,他越不出來;等上完廁所、洗完澡,作業(yè)就沒有太多時間做了,而且不是翻弄書包,就是坐在那里玩橡皮,要不就是吃東西,每天總是臨睡前匆匆忙忙寫作業(yè)。
原因:一位專家告訴我,孩子畢竟還很小,他們往往沒有時間觀念,不懂得時間的珍貴,認為時間有的是,總也用不完。因此,他們做什么事情都不著急。對于這么大的小孩子,應該多給他講講故事,通過故事讓孩子感受到時間是什么,并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方法:我找了很多和時間有關的故事講給他聽,告訴他什么時間,什么是效益,時間和效益是什么關系。我還給他講了許多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他說他長大了想當科學家,我說好啊,可你知道科學家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嗎?就是他們都很抓緊時間。于是,我找來一系列科學家的故事,和他們一起讀。我們倆還叢書中找到了很多和時間有關的格言,寫在紙上,貼在家里的墻上,時刻激勵自己。現(xiàn)在,我覺得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時間觀念比以前增強了。
2
(7歲孩子母親,王玉芳)
制定做細時間表,教會孩子管理時間
案例:女兒是個愛磨蹭的孩子,做事非常慢。由于這個不好的習慣,她上學經(jīng)常遲到,早晨在家被我訓斥,到學校后被老師批評。而且,根據(jù)老師的反映,她上課寫字特別慢,眼睛看著課本,就是不寫,要么擺弄鉛筆,要么擺弄橡皮,10分鐘過去了,她還一個字沒寫。
原因:根據(jù)專家的分析,主要還是我們對孩子缺乏適當?shù)挠柧殹K〉臅r候大多由老人包辦她的事務,剛剛上學才知道了時間是怎么回事。但是知道歸知道,對孩子來說,要變成行動是很困難的,而我們僅僅把對孩子的不滿表現(xiàn)在牢騷上。后來我明白了,訓斥、嘮叨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要對孩子進行一些相關的訓練,讓她會做并且能很快地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樣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方法:我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張作息時間表,上面列舉了一天的時間安排,如什么時間起床,什么時候吃早點,什么時候洗漱,什么時候玩等等,內(nèi)容很細致。同時我們還訂立了一個互相監(jiān)督計劃,讓她監(jiān)督我,我來監(jiān)督她,爸爸做裁判。這樣做了一段時間以后,我們又開始在表格上記錄下做每一件事所用的具體時間。這樣做的一個好處是,當下一次再做同樣的事情時,我們就可以看到誰進步大了。
為了讓孩子更有積極性,我常常假裝讓她贏。這樣,女兒有了信心,往往主動加快做事速度。現(xiàn)在她還學會了根據(jù)時間和情況的緊急程度來調(diào)節(jié)做事速度,基本上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時間的能力,遲到、寫不完作業(yè)的現(xiàn)象幾乎絕跡。
(8歲女孩母親,張彩)
3
給孩子好的環(huán)境,
讓孩子專心做事
案例:女兒做事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無關的事務所吸引。比如,正在寫作業(yè),家里大人說句話,她就會接下茬說點什么;正在畫圖畫,忽然聽到電視里的聲音,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去看一眼電視。等她看完電視回來,連畫筆也不知道丟在哪里了,于是又開始到處找筆。
原因:專家對我女兒的情況做了分析以后,認為問題主要還是出在我們父母身上一是因為孩子學習或者做別的事情時,我們沒有給她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大人總是該看電視看電視,該聊天聊天,這樣孩子很難靜下心來專心做事。另外,孩子放學回家以后,家里常常無人照管,孩子自己又沒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往往一邊寫作業(yè)一邊玩,慢慢養(yǎng)成了磨蹭的不良習慣。
方法:我們商量好,孩子做事時,要盡量給她創(chuàng)造安靜的環(huán)境,排除無關的因素,讓孩子能專心的做事情。一段時間以后,我們發(fā)現(xiàn)還比較奏效,孩子做事注意力更集中了,速度也快了很多。
(8歲女孩母親,劉汝虹)
4 給孩子找個競爭伙伴,
在家庭中引進競爭機制
案例:我兒子整天做事慢慢騰騰,晚上回家寫作業(yè),能寫兩個小時。結(jié)果天天睡覺晚,早上又起不來。每天我都替孩子著急,怕他遲到,怕他寫不完作業(yè),怕他考試答卷太慢。可是,不管我急成什么樣子,他還是慢悠悠,一點也不著急。
原因:專家認為我兒子的磨蹭主要和性格有關系,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可以多帶領他們進行一些相關的比賽活動或計時活動。做某件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事先設定,然后以最快速度保質(zhì)保量地進行。事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評價,調(diào)整要求,爭取下一次做得更好。對低齡的孩子,如果可以跟孩子一起進行計時閱讀、計時記憶、計時答題、計時勞動的小競賽,會有更好的效果。
方法:為了克服我兒子小磨蹭的毛病,我在家里引進了競爭機制,許多事情都搞比賽,這樣他做起事情來感興趣了,也快多了。比如,他寫作業(yè)的時候,我就對他說,我要和他比賽,我的作業(yè)是畫圖,希望他在作業(yè)完成地時候,我的圖也能畫完;他請同學們到家里玩,我就讓他們比賽寫作業(yè),看誰寫的又快又好;在早晨起床的時候,我們也比賽,他和媽媽比賽看誰穿衣服快;我們還比賽水刷牙快、誰洗澡快、誰背課文快等等,這樣不僅慢慢改掉了他磨蹭的習慣,還通過勝負交替,鍛煉了孩子的心智,提高了孩子對事情的靈敏度。現(xiàn)在,兒子漸漸適應了快節(jié)奏做事的習慣。
(11歲男孩父親,王永森)
5 教孩子使用小鬧鐘
案例:我兒子學習成績不太好,剛上學時不那么磨蹭,后來做事情就越來越慢了,常常一副不情愿的樣子,為此沒少挨罵。在學校里,他也常挨老師批評,還經(jīng)常被老師叫到外面站著。老師反映他做事情也是特別慢,如果老師走過去催他,他就寫一筆,不催就坐在那里玩鉛筆、橡皮。好不容易開始寫字了,又寫了擦,擦了寫,也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原因:請教專家以后,我才知道,原來他的磨蹭和學習有很大關系。專家說它主要是缺乏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對學習總是硬著頭皮應付,所以做事情才沒有積極性。在學校里也沒有獲得成功的感覺,因此學習興趣很低,對老師留的家庭作業(yè)能拖就拖。而且,專家認為我可能管得太嚴了,使他沒有時間玩,所以,他學習過程中往往邊寫邊玩,能湊合就湊合,能磨就磨,實在被逼得沒有辦法了才動作快一點。
方法:專家建議說,如果孩子用邊寫邊玩的策略來對付父母,父母可以采用專時專用、變定時管理為定量管理的辦法來矯正磨蹭的不良習慣。具體做法是,每天幫助孩子確定學習的總量,反正每天就這么多作業(yè),完成以后,省下來的時間都歸孩子自己用。這樣孩子就有了積極性,如果他想多玩一會兒,就會抓緊時間把作業(yè)寫完。慢慢地,孩子就嘗到了節(jié)約時間的甜頭兒。回家以后,我就用這個辦法,讓孩子把節(jié)約地時間歸自己,而且我還教會了他使用小鬧鐘來督促自己。我教給孩子一個好辦法,讓他在寫作業(yè)之前先上鬧鐘,時間限定在完成作業(yè)時間的前10分鐘,這樣鬧鐘響的時候,可以再一次督促孩子“時間快到了”。做別的事時,如果有必要,我也鼓勵他多使用鬧鐘,使他常常有緊迫感。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不用總是追在后面喊“快點”、“快點”了,小鬧鐘滴滴嗒嗒的聲音就是對他最好的催促。
(10歲男孩的母親,張桂芳)
6 放手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能力
案例:我家三代同堂,女兒從小享受“全程服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養(yǎng)成了對成人的過分依賴的心理。一旦要她自己做事時,她就四肢無力,手腳不靈了,凡事磨蹭著,等著父母“伸出援救的雙手”。我們也曾嘗試從培養(yǎng)自理能力入手讓她改變磨蹭的習慣,但都不了了之。比如:冬天穿衣,怕她受涼,奶奶趕緊去幫忙;吃飯?zhí)瑺敔斉吗I著她,又破例喂她。這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變成一句空話。上學后,問題馬上暴露了出來:都這么大了,還是我?guī)退导t領巾、背書包、再送她上學去。在學校,她什么事情都比同學慢,吃飯慢、做作業(yè)慢,連考試、測驗都無法按時完成。
原因:據(jù)專家分析,孩子的磨蹭主要是成年人包辦代替過多。有些父母明明看到孩子磨蹭,還不斷地遷就孩子,總認為孩子太小,長大就好了。因此對孩子的一切都包辦,幫孩子穿衣服、擠牙膏、系鞋帶,幫孩子削鉛筆、檢查作業(yè)、收拾書包……結(jié)果就是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認為什么事情都有父母在后面頂著,因此才不急不慌。專家建議多放手,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孩子依靠自己,自己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方法:我痛下決心,決定該她自己做的事決不代勞過多,讓她在做的過程中鍛煉才干。同時,我們也下決心“管”,規(guī)定時間內(nèi)不吃完飯,就堅決收拾掉餐桌,使得她下次進餐時必須抓緊時間。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難,也不急著幫忙,只做必要的指導。我們還做通了她爺爺、奶奶的思想工作,讓孩子經(jīng)受倒必要的鍛煉,早日擺脫磨磨蹭蹭的陰影。
(9歲女孩地穆青,胡萍)
7
鼓勵為主,
幫助孩子培養(yǎng)自主做事的習慣
案例:我的孩子做事情磨蹭我總是很生氣,因此就不停的嘮叨或者批評,可是我發(fā)現(xiàn)不管我怎么說怎么罵,她都跟沒事人似地依然那么慢悠悠的。
原因:專家解答說,孩子之所以總也改不了,主要還是因為我給孩子的鼓勵太少了,沒有激發(fā)孩子做事情的興趣。專家說,父母最應該做的是想盡辦法去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找到做事情的樂趣以及成功的感受,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并在提高她的責任心上下功夫。
方法:我不再老師嘮叨了,而是變訓斥為鼓勵。比如,看見兒子又在那里磨蹭,我就說:“兒子長大了,比以前懂事了,現(xiàn)在寫作業(yè)每天都比以前快了不少”、“看,咱們的兒子現(xiàn)在多懂事,不用我提醒就上床睡覺了!”這些話說出來,他本來還沒有進被窩,也趕快脫了衣服,鉆進被窩。就這樣,在不斷的鼓勵聲中,兒子做事情的速度越來越快了。為了讓孩子更有主動性,我們還給孩子買來一些獎品,如,按時完成作業(yè)就貼一張小貼畫,一個星期都按時做事情,星期六獎勵看一個小時電視等等。通過這些辦法,我兒子現(xiàn)在做事情比原來強多了。
(8歲男孩的母親,陳隱夢)
8 用自然懲罰法,
讓孩子嘗嘗苦果
案例:我兒子也特別愛磨蹭,每天早晨上學都很忙,可是他根本不緊張,不管我怎么喊,怎么叫,他都那樣慢慢吞吞,把我氣得沒有辦法。以前,都是我在后面幫助他,不是幫穿衣服,就是幫收拾書包,要不就是喂他吃飯。如果孩子遲到了,我總是會去跟老師解釋說:都怪我早上起晚了,做飯遲了;孩子作業(yè)沒完成,我在不斷埋怨孩子同時也依然會幫助孩子把作業(yè)補上……
原因:我特地去咨詢了心理專家,他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我們父母為孩子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孩子遇事不著急,自然要耽誤課程或者受到別的損失,這時父母往往愛挺胸替孩子承擔責任。這樣的做法使孩子有了“主心骨兒”,他知道自己不用著急,反正有爸爸媽媽在替自己著急。而且,最后爸爸媽媽還是會幫助他解決問題。因此,在他的眼里一切都不是問題了。專家說最好用自然懲罰法試一試。
方法:一天早晨,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催促他,也不幫她穿衣服,不管他吃飯有多慢,結(jié)果他都快8點了才離開家。這是他急了,一個勁催促我快點兒。到了學校他自然是遲到了,挨了老師的批評,還沒有得到小紅花。晚上我和他一起分析了挨批評的原因。我告訴他說:“以前都是爸爸媽媽在替你著急,現(xiàn)在你長大了,媽媽不打算再催促你了,你自己要學會做事加快節(jié)奏,安排好時間,否則還要吃苦頭兒。”那以后,他又因為磨蹭挨過幾次批評,我也和他們的老師溝通過,告訴老師只要是因為磨蹭遲到,就一定要及時批評。我覺得他現(xiàn)在好多了,做事情比以前快多了。
(10歲男孩的父親,姜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