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演義》記載:“天不殺韓信,君不殺韓信,鐵不殺韓信”。
當年韓信幫助劉邦鞍前馬后,蕩平天下,在與項羽對戰的時候,項羽不敵,韓信一路追趕,未曾想,韓信追到滎陽時就按兵不動,下令所有部隊士兵原地待命,這可把劉邦急壞了,劉邦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候張良和蕭何跟劉邦說“韓信這是故意而為,意思是想讓主公封賞呢!”
劉邦一聽,雖不高興,但是韓信確實身經百戰,戰功赫赫,如今關鍵時期,先答應了韓信再說吧,于是封韓信為“三齊王”,所謂“三齊王”就是指“與地王齊,與天王齊,與君王齊”,韓信似乎還不滿意,劉邦看出韓信心思,就決定賜他“五不死”,即“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
這下韓信才滿意,便下令追擊項羽,后劉邦滅掉項羽,結束了楚漢之爭,統一天下,然韓信勢力過大,劉邦整日憂心忡忡,但是卻無可奈何,畢竟君無戲言,答應的“五不死”,現在卻成了自己的絆腳石。
劉邦的妻子呂雉,也就是呂后看出劉邦心中所想,于是對劉邦說“陛下,您這件事就交給我處理吧!”
因有人說韓信謀反,呂后決定召韓信進宮,可是貿然前往,韓信不一定會來,于是派蕭何去請,韓信見蕭何前來,于是放松了戒備,進了宮中,前腳剛邁進宮殿,就有人將大門關閉。
呂后開口便說:“韓信,你可知罪,你忤逆犯上,犯下謀反罪,陛下念與你有恩,特讓我來殺你。”
韓信也懶得解釋謀反一事,直接說道:“你怎么殺我,當年陛下允諾我五不死,你可以問陛下。”
呂后:“這我自然知道,陛下沒有辦法,我可有,你且看看你在什么地方!”
韓信四處打量,發現宮殿陰森,抬頭往上看也是不見天日(見天不死),往下看并沒有踩在地上而是厚厚的地毯(見地不死),此時劉邦也不在場(見君不死),這時韓信心里有些發慌。
韓信假裝鎮定稱:“那又如何,天下沒有捆我韓信的繩,殺我韓信的刀!”
呂后:“殺你自然是用不上這些,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又怎么會召你進來。”
說完呂后就讓身邊的宮女拿著棒槌,活活將韓信打死,但是這個說法不嚴謹,說韓信一個大將軍豈能被十幾個宮女打死?所以也有另一種說法,呂后在韓信進宮后,早已埋好的陷阱瞬間將韓信吊起,就這樣,韓信被吊在長樂宮的大鐘內,不見天日,腳離地面。
呂后讓宮女拿著早已準備好削尖的竹子,對著韓信一頓擊殺,最后韓信被竹子刺死。
楚漢之爭結束之后,韓信很快就被解除了兵權,徙為楚王,韓信就國后,經常有陳兵出入,后被人告發謀反,公元前201年,劉邦采用了陳平的建議,假裝游云夢,趁韓信松懈,將其一舉拿下,押送至洛陽,赦為淮陰侯。
韓信不滿,隨著陳豨謀反,劉邦親自領兵,前去平叛,韓信與陳豨私底下有接觸,據說原本想要突襲呂后和太子,結果又被人告發,呂后便于蕭何用計將韓信騙入長樂宮中,將其斬殺,并滅了韓信三族。
【文/羽評郡主,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