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編說期末了,一學期又要過去了,那些讓你“痛并快樂著”的熊孩子也要回歸粑粑麻麻的懷抱啦!一下子把孩子移交給家長,作為班主任,總是要囑咐兩句才安心。哎呀呀,說點啥好呢?撓頭中。。。不急不急,小編來也!此次為諸位班主任獻上19個金句,句句是干貨,一睹為快吧!關于讀書
1.家長都希望老師多提問自己的孩子,唯恐孩子發言表現的機會比別人少。其實,對于孩子來說,首先需要學會的是傾聽——這才是學會學習的關鍵。沒有了靜聽和沉思為前提,所謂“積極發言”,只是為表現而表現的低效鬧騰而已。
2.一次考試的分數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知識掌握了沒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歡讀書。即使從應試的角度考慮,從長遠來看,讀書也是所有功課植根的土壤,它的貧瘠與豐厚,關系實在重大。
3.其實,無論是基礎知識,閱讀還是寫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徑都是課外閱讀。
4.不要著急,不要攀比,不要企圖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只要他在讀,只要他這周比上周進步就值得高興,就應當鼓勵。關于成績
5.孩子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就說明孩子進步的空間越大,只要肯努力,就越容易取得成績。
6.平時要給孩子準備三個本子:上課記筆記的筆記本,歸納錯題的錯題本,記錄好詞佳句的詞匯本。
7.作為教師,我們比誰都知道分數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數更重要的,我們時刻不敢忘記。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對困難,具有獨立戰勝的勇氣和能力;第四,成績優秀。
8.學生取得優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欲,這些素質,對于孩子的成長,太重要。
9.告訴你的孩子:認真聽講的孩子偶爾成績好,認真自學的孩子永遠成績好。
關于教養
10.做事情有計劃有條理的孩子,學習一定不會差。
11.孩子對閱讀的興趣,生活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樂觀向上的性格養成,老師都是教不了的,主要得靠家長。
12.養育,在物質條件相對富足的今天——父母責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撫養。
13.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的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14.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家長平時不聞不問,考差了大發雷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15.對于教師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長中。當大家都動起來,群策群力了,這個集體才叫厲害呢!有人說老師帶的不是一個班,而是兩個,一個是學生班,一個是家長班。我非常贊同。
關于家長
16.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的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而這,就是及格、良好、優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17.當你覺得付出沒有得到充分回報的時候,要這樣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潛能將更不能發掘。然后心平氣和——做該做的事。
18.作為教育者,要想讓孩子愛學習,必須自己先做讀書人。教師如此,家長也是如此。
19.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起,安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文章來源:家教智慧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