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內容 抄襲必究
文:謝汶青
第一.消費方式不一樣。
花錢上面有些大手大腳,例如我的一位同事的婆婆就看不慣他兒媳生活奢侈,買高檔化妝品,買很貴的衣服,出去吃喝浪費錢,婆婆認為有錢要存起來,為大事做準備。
就是遇到買房買車或者孩子生病等的時候不要去借錢,所以因為這些就經常性的搞出很多矛盾。
年輕人喜歡睡懶覺,老年人喜歡早起,我媽就看不慣我們睡懶覺,他和我爸每天都起的很早,所以就愛在我們面前嘮叨要早起。
老人吃飯因為高血壓三高等原因,所以不能吃大魚大肉,我們年輕人喜歡吃味道比較重的飯菜,我媽經常給我們說吃清淡對身體好,我們也知道但是還是喜歡吃味道重的。
所以這如果換作兒媳婦更不好相處了,因為我媽對我說的多,我都會很煩她,更不要說人家兒媳婦了。
我有個嫂子的婆婆每天會把很多買菜回來的塑料袋胡亂的塞在廚房的各種空隙縫中,我的哪個嫂子就很不喜歡,說了很多次,最后造成了很多的矛盾。
很多人告訴我說自己沒有孩子之前她和婆婆就像是母子,可是后來有了孩子后就像是仇人。
你看看很多矛盾都是由養育孩子的方式不同造成的。老人認為自己之前養育過好幾個孩子,很有經驗,也很有成就感,所以就認為孩子應該用我之前的方式。
可是兒媳婦就不同了,現在懷孕的時候,一般會去上很多的育兒課程,這個時候他們學習了很多新的比較科學的方法。
所以在他們覺得婆婆的方式已經過時了,這個時候如果遇到兩個人的方式不一樣的時候,是不是就會出現矛盾。
孩子上學后,一回家爺爺奶奶會讓自己的孫子趕快吃東西,或者休息一會兒,可是母親卻認為孩子應該先做作業,然后才能出去玩,或者吃東西。
老人這個時候,甚至會認為媳婦虐待自己的孫子,認為他們的孩子哪個時候不做作業,孩子不是也成才了,不上培訓班,也能考上大學。
可是現在和原來已經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不好好學習,不上培訓班,別人的孩子都在上,他的課程就趕不上。
我也想讓孩子休息,也想讓孩子不要去上培訓班,可是別人的都去上,那怎么辦呢?這個時候,就為教育問題發生矛盾。
第四,情感歸屬問題。
如果兒子心疼媳婦的時候,婆婆會不會難過,多少有些傷感,呵呵,我的一個同事的婆婆,每次看到兒子和媳婦打情罵騷,你儂我儂的時候還會吼自己的兒媳婦幾句。
說她嫉妒她還不承認,這種感情很復雜。媳婦結了婚,認為自己的丈夫就應該只愛自己一個人,也是見不得自己的丈夫去和婆婆走的近的。
我的一個閨女就給我說過,她實在看不慣自己的老公每次回家坐在自己婆婆的床邊拉著婆婆的手,說上幾個小時家常話,呵呵,我告訴她是不是你嫉妒,她說不是。
可是這明顯的是不想自己丈夫的愛分給別的女人嗎?尤其這個人還是自己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