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內容 抄襲必究
文:謝汶青
當然不是了。說道相處,那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而不是一個人的。假如婆婆很希望和媳婦把關系搞好,可是,媳婦很不愿意,
你怎么辦呢?肯定會相處不好的。
假如媳婦很想和婆婆把關系搞好,可是,婆婆很難相處,或者說用古代對媳婦的各種要求來衡量現代的兒媳婦,那相處肯定不可能好了。
所以,假如婆婆和媳婦相處不來,肯定那里出現了不融合,和誰有問題誰沒有問題真沒有關系。
這個很多時候就如同一個螺絲釘配了個大小不合適的螺絲母。螺絲釘和螺絲母兩個都沒有錯。
我前一段時間和我的一個同事談論到婆媳之間的相處,她說了一句話,我想來確實很對。
她說道:要想婆媳把關系處理好,主要就要調整好兩個人的觀念和心態。假如婆婆把媳婦當做自己的閨女,
然后按照自家閨女的要求來要求兒媳婦,那兒媳婦稍微不孝順了,婆婆肯定會各種意見。
可是,假如婆婆把兒媳婦當成一個外人,兒媳婦給婆婆做了一頓飯,婆婆肯定會感激。為什么呢?因為外人沒有義務給她做飯呀!
可是,假如婆婆把兒媳婦當成了自己家的閨女,兒媳婦做了飯,估計婆婆還會覺得沒有做好,做的不合我的胃口。
不但一點感激心沒有,還要挑毛病。可是,兒媳婦畢竟不是你的閨女呀!假如是你的親閨女給你做飯不合胃口,
你說了也就說了,你閨女和你喊兩句,這事過去了也不會記恨,可是,兒媳婦真會記恨。
兒媳婦會想我憑什么給你做飯,給你做了你還有意見,白吃棗還嫌核大。以后不給你做了。
你看這不是矛盾就給出來了嗎?
我們換兒媳婦,假如兒媳婦把婆婆當成是自己的媽,那你的要求肯定多多了。你媽不給你做飯,你會有意見;
你媽不給你資助,你會有意見;你媽不關心你,你會有意見;你媽做的飯菜不合你胃口,你會有意見.....
反正你會各種索取,而且你的這種索取對于你自己的親媽,她會樂意接受,給你做了還高興的不得了。
可是,婆婆就不了。有些婆婆認為我可以伺候我的兒子,但不會伺候你兒媳,我們全家娶你進門,
是要你伺候我們的,而不是我去伺候你。這個角色需要你轉換過來,你做媳婦的不是來我家當爺的,而是要來當孫子的。
你看,這個時候矛盾是不是就給出來了??墒?,假如做兒媳婦的把婆婆也當成是個外人,她給你看娃了,給你做飯了,
給你幫忙干家務了,你就會感激她。感激了是不是就會把關系處理好。
婆媳之間本來是沒有什么關系的,因為一個男人成為了一家人,但是,彼此還是要有界限感,要有分寸的。
不能按照媽和閨女的要求去互相要求,這樣做矛盾自然會出來。
婆媳之間有矛盾,其主要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彼此沒有界限感。假如兩個人都有界限感,都覺得對方是不同的,
都報著尊重和理解別人和自己不一樣活法的思想,其實是可以處理好關系的。
媳婦整天購買衣服,物品,婆婆看不管,覺得媳婦不會持家,可是,看不管的自己可以不去購買,自己做到節儉,
但是,卻不尊重和理解媳婦和自己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假如能夠做到不去干涉,不去批評,不去在自己兒子面前說是非話,
你們之間其實是能處理好關系的。
可是,就有婆婆因為看不管媳婦的很多做法,還非要讓媳婦和自己保持一致,非要媳婦和自己過一樣的生活,
不尊重別人,無法做到理解。沒有界限感的胡亂干涉,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不可能把關系處理好。
現如今的很多女性都很獨立,一方面是自己本來就賺錢,另一方面是生活條件改善了,人更加的追求自由和個性化,
不喜歡別人干涉自己的生活。
一個朋友給我說道,她把新房裝修好了后,她婆婆第一次去她家,無論轉到哪里,都會指著一個東西說這個如何的不好。
不是說沙發顏色不好,就會說窗簾的布料不好,說了一圈后,同事就對婆婆有了意見。這是我家,東西都是我購買的,你不喜歡只要我喜歡就夠了。
你跑來瞎逼逼什么,我到你家瞎逼逼過你嗎?
你看這個婆婆就是個沒有界限感的老人,東西不是自己購買的,甚至一分錢都沒有出,跑出來瞎逼逼什么呢?
本來好好的喬遷之喜,給婆婆弄得大家心里都不爽。這個同事直接說道,以后她如何都不愿意和婆婆一起住。其原因就是害怕被控制。
媳婦沒有界限感的主要表現在:假如婆婆有幾個孩子,媳婦就會嫌棄婆婆偏心誰了,給誰財產分割的比較多了等等。
這個真沒有必要,婆婆對自己有支配權,對你好了,你多孝順一些,對你不好了,你少孝順一些。
偏心你了,你多看看婆婆,不偏心你了,你少看看。
婆媳之間假如都有界限感的話,其實關系也不是處理不好的。
我是情感領域創作者,喜歡研究婚戀,兩性關系,痛恨道德說教,喜歡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問題,如果喜歡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