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通用航空?
通用航空,簡稱通航,是民用航空中的一個部分。民用航空和軍用航空是相對的概念。而民用航空可以分為運輸航空(也有人將其稱為商用航空)和通用航空。運輸航空(商用航空)的主要指乘客運輸航空和貨物運輸航空,除這兩部分之外,民用航空中各種不同用途的航空飛行,都可以稱之為通用航空,從這可以見得通用航空所包含的航空項目是非常多的。
那么通用航空由哪些元素構成?
航空活動必須具備兩大要素:航空器和航空人員。通用航空活動也不例外,通用航空活動要使用符合安全規定的固定翼飛機、旋翼機、直升機、無人機、氣球、飛艇等航空器,同時必須配備有飛行執照的航空人員。
通用航空需要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飛行?
目前,我國的通航活動正在廣泛開展,但限于航空器的高昂價格,主要是從事通航產業的公司在進行經營性的通航活動。通用航空飛機主要使用小型機場,通常只需要在幾百米長的碾壓過的土跑道上就可以起降。但是在此機場上空還是要求有一定的凈空條件,機場周圍不允許有障礙物。此外還需要有必須的氣象服務和風速風向的指示設施、簡易的機棚和維修設備等保障措施。
多數通用航空飛機不裝備儀表飛行所需要的儀表,只能做目視飛行。它所活動的3600米以下的空域,在發達國家屬于非管制空域,是留給通用航空使用的。對于通用航空的飛行不做過多的控制,它無需預交飛行計劃,只需要向塔臺通報,然后塔臺就安排允許它飛行并為這種飛行提供所需情報及氣象服務等。只有在緊急情況下,塔臺才會控制或具體指引通用航空飛機的飛行。在我國,目前還暫不具備這樣寬松的條件。國內除民航航路和機場上空的空域是由民航當局管轄,其他空域全部在軍事管制之下。規定各種通用航空飛行必須向指定的軍事主管當局申報,得到批準后方可飛行。這就約束了不少的飛機擁有者,造成有機也不能飛的狀況。這也是我國通用航空不能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通用航空業向發達國家看齊也勢在必行,估計現行制度將會得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