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歡看隋唐演義的話,一定有聽過高句麗這個名字。隋朝的時候,隋煬帝曾經三次親征高句麗,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打下來。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經三次出兵征討高句麗,但是同樣沒有打下來。知道唐高宗李治時期,唐軍攻下平壤,高句麗滅亡。那高句麗到底是個怎樣得國家呢?下面小編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高句麗是我國吉林一帶的古老少數民族所建立的一個國家,鼎盛時期疆域一度覆蓋到我國東北南部和朝鮮半島北部。它在朝鮮半島與百濟、新羅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當時的百濟是僅次于高句麗的第二強國,新羅實力最弱小。
由于新羅的實力最弱,所以一直飽受高句麗和百濟的蹂躪。等到唐朝崛起后,新羅人終于看到了希望,因為當時的高句麗也時常騷擾中國東北邊境,唐朝多次出兵打擊均是無攻而返,所以新羅主動派遣使來長安,請求成為唐朝的藩屬,一起打擊共同的敵人高句麗。
唐高宗李治時期,唐朝與新羅合力消滅了高句麗、百濟,之后唐朝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管理高句麗和百濟故地。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鑒》的記載,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渤海國的臣民,而其余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自此,高句麗國家不再存在于世。
后來,唐朝發生內亂,新羅人趁機奪取了大同江以南原屬于唐朝的百濟故地和高句麗部分領土,統一了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的地區,稱為統一新羅,這是朝鮮半島第一獲得統一。之后,唐朝準備出兵攻打新羅,但是新羅主動向唐朝請罪并稱臣,唐朝就不再追究了,安東都護府也從平壤搬回了遼東。
10世紀初,弓裔為了反對新羅建立摩震國,近代韓國歷史學家,也把這段歷史成為后高句麗。摩震國和后來取代新羅的高麗都自稱自己承繼的高句麗。但是高麗只是借用了高句麗得名稱而已,他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由于近代韓國民族主義的興起,為了擴大本民族古代疆域的范圍,所以高句麗的歷史就被韓國主流歷史界納入了韓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