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和農業部日前聯合下發了《關于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從2016年起,在全國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支持對象重點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體現“誰多種糧食,就優先支持誰”。
據悉,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是指將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直補、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目標調整為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三項補貼”改革,不僅有利于提高政策的指向性、精準性和實效性,更有利于促進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村金融加快發展。
《通知》指出,2015年,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在部分省開展試點,從試點情況看,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方向正確、目標明確、操作簡便,取得了預期效果。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2016年在全國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加強耕地地力保護。用于耕地地力保護的補貼資金,其補貼對象原則上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補貼依據可以是二輪承包耕地面積、計稅耕地面積、確權耕地面積或糧食種植面積等,具體以哪一種類型面積或哪幾種類型面積,由省級人民政府結合本地實際自定;補貼標準由地方根據補貼資金總量和確定的補貼依據綜合測算確定。
二是促進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用于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的補貼資金,原則上以2016年的規模為基數,每年從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中予以安排,以后年度根據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的預算安排情況同比例調整,支持對象重點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體現“誰多種糧食,就優先支持誰”。
《通知》特別強調,農業“三項補貼”改革事關廣大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和農業農村發展大局,事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細化政策措施,注重宣傳引導,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完成各項改革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