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我的高中時代(上)
回憶我的學生時代

我的求學生涯
第三部
《我的高中時代》
(上)
程黨會

1、母校的位置

       我的高中母校和我的初中母校是同一個學校,即河道中學,母校位于武功縣東北角的原河道鄉政府所在地,即現今的三冢街道,前些年剛剛開通的武功縣北環線就從母校的門口沿東西方向橫穿而過,之所以把這里叫做三冢,是因為這里曾經有過三個大土墳,也叫土冢。其中的一個土冢就是河道籍的唐朝開國功臣劉文靜的墳墓。

  1970年以前這三個大土冢還依然健在,這里還是一片荒無人煙的莊稼地,后來隨著大規模平整土地運動的到來,大約在1970年前后,這三個大墳冢先后被夷為了平地,1970年以后隨著河道公社由河大村遷往三冢,這里才慢慢有了人煙。第一個在此落戶的單位就是新組建的河道中學。

       后來才從河大村遷來了河道供銷社和河道鄉政府,再后來新成立的河道郵電所、河道衛生院、河道糧站、河道磷肥廠、河道農具廠、河道配種站、河道農機站、河道電管站也陸續在此安營扎寨,加之皇中大隊又先后從南堡子給街道的東頭遷來了一個生產隊,從澇池岸給街道的西頭遷來了一個生產隊,后來又從南堡子給街道的南邊遷來了一個生產隊,這里才逐漸形成了日趨繁華的三冢街道。

2、說說劉文靜

       劉文靜(568年-619年),字肇仁,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原為晉陽令,后聯絡裴寂與李世民,協助李淵起兵反隋,并奉命出使突厥。后隨軍南下,擊敗桑顯和、俘獲屈突通。唐朝建立后,劉文靜出任納言,成為宰相。后隨李世民平定西秦薛仁杲,歷任戶部尚書、陜東道行臺左仆射、魯國公。武德二年(619年),劉文靜與裴寂產生隔閡,并于酒后狂言,結果被小妾告發謀反。唐高祖聽信裴寂讒言,將劉文靜處斬,抄沒其家。

  劉文靜被冤斬后就安葬在了河道坡的上面、現在河道鄉政府附近的一片區域,在安葬他的時候,他的后人們怕老爸的墳墓日后有可能會被仇家破壞,當時就有意修了三個大墳,其中一個大墳就是劉文靜的真墳,而另外兩個則純粹是用來迷惑仇人的假墳,目的就是叫仇人搞不清楚到底哪一個才是劉的真墳,從而增加仇人破壞墳墓的難度。

       后來唐玄宗李世民登基后很快就為劉文靜平反昭雪了,并派了一個營的兵力來為劉文靜守墓護墳,這個營及其家屬就住在當今劉家堡東鄰的李家村這個地方,后來就逐漸繁衍成了一個村子了。這個地方原來只是一片荒地,正是因為這個營的駐扎才有了這個村子,之所以叫李家村,是因為這個營的營長姓李,另外還有不少的士兵也姓李,如今河道窯以及八王村的李姓人氏基本都是這個營官兵們的后裔,河大東堡子以及河東劉家堡和老堡子的劉姓人氏基本都是劉文靜的后裔。

3、母校的辦學模式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教育界出現了許多比較奇異的現象,一是各鄉鎮的初中中最少有一個是帶有高中班的,人們把這樣的初中叫做“戴帽初中”,我的母校河道中學就是一個“戴帽初中”。二是各鄉鎮的小學中最少有一個是帶有初中班的,人們把這樣的小學叫做“戴帽小學”, 當時我們河道鄉的皇甫小學、河道小學、西馬小學都曾有過長短不等的“戴帽小學”經歷。三是一些小學在所轄的一些自然村里設置初小或者分校,比如我們田南小學當時就在我們上河道村設置了只有一二三年級的分校,記得我小學三年級就是在我們村的分校上的。

       我們母校河道中學創建于1970年,1971年春節后開始迎來第一批學生,這批學生是從河道小學轉過來的,他們之前已經在河道小學念了一學期的初一了,河道中學開始只招初中生,是個純粹的初中,1976年春季開始招收高一新生,我校變成了帶帽初中,到1980年秋季停止高中招生,我校先后辦了四年半的高中教育,共為社會培養出了三屆半的高中畢業生,三屆包括1976、1977年春季進校,1978、1979年夏季畢業的這兩屆,他們高中念了兩年半,以及1978年秋季進校,1980年夏級畢業的我們這一屆,我們高中念了兩年;半屆指的是1979年秋季進校的這一屆學生,到1980年暑假他們已在我校上滿了一年高一,隨著我校的撤并他們也一同被并入到了長寧中學,之后他們從長寧中學一直上到了高中畢業。

4、我上高中啦

      1978年暑假前,我初中畢業了,從我們這一屆開始,初中升高中已經由以前的推薦改成考試制了,所以我們這屆應該就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通過參加中考而招來的高中新生了,我們的上一級還都是通過推薦而招進來高中生。可以說我們這一屆是非常慶幸的一屆了,因為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再也不用托人情、走后門地去上高中了,我們開始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考場上的公平競爭來決定自己的命運,從而實現自己上高中的夙愿了,并為自己兩年后能去考大學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我們這一屆高中共招收了150人左右,學校根據每個人的中考成績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編成了高一(1)、高一(2)、高一(3)三個班,我因為中考成績比較優異就被分在了高一(1)班,三個班級被安排在了校門東側最南邊的那排教室里,由西向東依次是高一(1)、高一(2)、高一(3)三個班。我們進校后我們學校就有了年級齊全的高二、高一、初二、初一四個年級了,我們進校前我們學校還沒有高二這個年級呢。上高中以后,我們終于有木制的桌凳了,晚上沒電的日子也慢慢減少了,我們的學習也更加的緊張了。

5、首任班主任

       我們班的首任班主任就是我初中的恩師寧新輝老師,他因為我數學學得特別好很器重我,就在開學后不久的一個早讀時間,把我叫到了他的辦公室,給我說他想叫我當我們班的班長還是副班長,因為我根本就不想當加之已經四十多年過去了,我已經記得不太清楚到底是班長還是副班長了,我說我不想當,理由是既怕影響我的學習,還怕我當不好,因為我這人比較自由散漫,自我約束能力也比較差,天生還是一個不愛管閑事、不愛操閑心的性格。
       他說你不當叫誰去當,我說從河道小學、皇甫小學、西馬小學來了那么多的優秀學生呢,他說他對這些娃還不熟悉呀,所以他就執意要我去當,但我說我堅決不當,他說“還是當吧,不說了,咱們回教室去”,剛一進教室寧老師就向全班同學宣布了他的意思,我立即聲明我不當,把同學們一個個都弄得很愕然,也把寧老師弄得很尷尬,這事后來就不了了之了,對于我當年的不識抬舉和不懂禮貌,至今我還對寧老師懷有濃濃的歉意。

6、高一同學

       上高一后,全公社(相當于現在的鄉鎮)各個大隊(相當于現在的行政村)的娃終于聚齊了,我們班里十幾個大隊的娃都有了,不像初中時有多一半大隊的娃都沒有來河道中學念,而是被分散在河道小學、皇甫小學和西馬小學念的,總感覺同學的來源不夠齊全,交際的范圍比較窄小。現在好了,各個大隊都有我的同學了,以后不論走到哪個村子了,就不愁討口水喝了。
       那個時候男女生連個話都不敢說的,我外婆每次給我們家稍個啥東西,都是叫鄰居家我四舅的大女兒、高一和我同班的表妹劉小會捎給我,我再拿回家給我媽,可每當我媽有東西要捎給我外婆時,我卻不敢叫小會捎,怕其他同學說閑話,我就叫和我舅家住對面、也和同班的男同學劉整社捎給我外婆,可見那時的學生是多么的封建。

7、外地生源

      因為我校在1977、1978年連續兩次的高考中都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在社會上的名氣越來越大,所以自然也就吸引來了不少的外地生源,不但吸引來了本縣境內其它公社的學生,也吸引來了本縣境外其它地區的生源。外地能來我校上學的同學,他們的家境一般都是比較不錯的,他們的穿戴也都是比較時髦、比較洋氣的,外地同學的不斷加入,使我們這些從小就沒有離開過家門的農家子弟的眼界一下子就開闊了很多,感覺世界好像一下子也大了許多。因為已經過去四十多年了,所以其中的有些外地同學我都想不起來了。

  現在還能想起來的外地同學有來自代家公社、后來當了楊凌黨校副校長的戴維國,來自普集街公社、其父在長寧糧站工作、改革開放后成為第一批老板的張清波,來自貞元公社、也是我們校長顏俊英老師侄女的顏會芳,來自乾縣三馬的張智鋒、田雙村的牛向國,來自興平的女知青張燕,來自楊陵的彭佩,來自普集還是楊陵的叫個鄭明星的男同學,來自5702廠、現已是紅玫瑰酒店老板的蒲衛東,來自408廠、后再興平稅務部門工作的田桂平,來自漢中的田南籍的物理老師梁老師的小姨子等,另外還有來自長寧焦趙、其父在河道供銷社工作的葛建民,還有一個來自長寧鎮西的同學叫劉選會還是劉啥會的,他們家有祖傳的炸油餅技術,還有來自興平西吳的一個同學,可能叫楊寬齊還是啥的,他和高換換曾坐過同桌,前幾年還向我打聽過換換的情況,對不起我咋一時半會想不起這個同學的名字來了。

8、新班主任

       高一上了一段時間以后,我們的班主任換成了從河道小學調來的馬貴勛老師,他的年齡比寧老師能長個十歲左右,他為人非常隨和,脾氣也很好,很少見他對同學發火,他批評誰時也是給誰說些好話,勸他好好學習,不要耽誤了將來的前程,從來都不大聲呵斥,對個別在班上搗亂的同學,他也只是當著大家的面發發牢騷而已,記得他比較經典的一句話就是“大家看看,咱們班有些同學的問題已經嚴重到了何等的如此的地步!”記得我班里有部分同學常會去幫馬老師家拉土拉糞。
       記得當時每早出操的來回路上,也都會像解放軍一樣,各班都得整好隊伍、唱著歌曲走去走回,有一段時間我們班因為唱歌時的聲音不夠洪亮,而使馬老師感覺著急,一天早操完了以后其他同學都回教室去早讀了,馬老師就把班長李爭顯、團支部書記李歡度等人留下了,沒有想到的是也把我給留下了,他說“你們幾個好好談談咱們班的歌聲如何才能洪亮一些。”我就說“我又不是班干部,你們商量就行了,留我干什么?”馬老師卻說“你雖然不是班干部,但你的號召力很多大,許多娃像王剛剛等都喜歡聽你的。”我說我哪有那么大的能耐呀!

9、有外語課了

      上高一后,我們學校才開始開設英語課了,且只在初一和我們高一兩個年級開設,記得我們學校當時只有寧武老師一個英語老師,他不但年輕帥氣,而且精力充沛,他除了要帶初一年級兩個班以外,還帶我們高一年級三個班,一共五個班的英語課都是他一個人來帶,那時還沒有英語課本,寧老師就提前給我們五個班兩三百名的學生印制好上課用的講義,那時還沒有現在這么好用的復印機,當時都是用蠟紙一筆一筆的刻板,然后再用油印機一張一張的推印,每次印完講義后,寧老師的兩只手都會被油墨弄得黑黑乎乎,兩只胳膊都會被推得酸困酸困的,有時甚至都有些紅腫了。
       由于我們一點英語底子都沒有,為了能讓我們盡快的學會英語的發音,老師就教我們用一些漢語諧音來記憶英語單詞的發音,記得“早上好”是用“狗的貓鄰”來記憶的,“晚上好”則是用“狗的尾巴擰”來記憶的,別說這個辦法對于我們這些初學英語的人來說,還真的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后來我校高中被撤并以后,寧老師就調到了薛固高中,1986年他為了轉老婆孩子的戶口就應聘到了青海省烏蘭縣第一中學任教,隨著一批批陜籍教師的到來,烏蘭縣一中的教學質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國家輸送了一批一批的大學生,后因工作的需要,他又被調到了青海省海西州工業交通運輸管理局工作,期間先后被派往海西州住山東威海辦事處、柴旦化工廠任職,最后從海西州工業交通運輸管理局退休,現定居西寧。

10、高一科任老師

       高一時,我們班的數學老師先是寧新輝老師,后是馬貴勛老師,不論是哪個老師帶我們數學,我的數學成績都一直很好,經常得全年級的第一,但我卻沒有李爭顯同學全面,他的各科成績都好,所以每次的總分他基本都是全年級第一。記得有一次統考中我的數學成績沒有考好,馬老師不相信這是真的,他就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去了,問我會不會是其它學校的老師給改錯了,我說這次是我確實沒有答好,他就說要給我一個人另出一套題叫我答,然后給我按另答出來的好成績給我計分,我說沒有這個必要了,謝謝老師,我下次好好考就是了。
       我們高一時的語文老師是來自東馬的劉俊德老師,記得劉老師的一個眼睛好像有點毛病。物理老師是來自八王村的李光文老師,他說起話來輕聲輕氣,寫出來的字也很秀氣,初一時他曾帶過我們的農基課,初二時還帶過我們的物理課。化學老師是初中曾給我們帶過一段時間數學課的吳志民老師,他是莊子村的人,我個人感覺吳老師的化學課比數學課講得要更好一些,政治老師是寧志祥老師,初二時他就是我們的政治老師,還兼任我們初二一班的班主任。
       我們的老師大都是只有高中或初中文憑的民辦老師,待遇非常低,但他們的工作熱情卻一點都不低,他們一個個干起工作來都很賣力、都很認真,因此他們的教學水平一點也不低,他們當中有不少是被文革耽誤了高考的老三屆學生,基礎知識都很扎實,恢復高考后我校先后有馬季、席志勤兩位老師被大學錄取,他兩都是傳說中的老三屆學生。

作者簡介

       程黨會,男,武功河道人,1963年生,1984畢業于陜師大,中學高級教師,先后在漢中、武功、河南、北京、西安、楊凌等九所中學任教。
       電話 13060394871
       微信 cdh13060394871
        QQ 361033464
回憶我的學生時代
4642篇內容 11.9萬人參與
更新于 2020-07-23
來自作品集讀書生涯
打開美篇,查看更多內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廈門記憶:一字樓青春無恙
文鄉情懷|墳 窠 建 起 新 雨 中——高甸中學初創瑣憶
潘大豐:母校情結
【鄉土記憶】故鄉的母校,人生中的溫暖記憶
三十年前我們一起上過學的你們都在哪里?
琳瑯《他(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东宁县| 铜梁县| 凉城县| 洛南县| 合川市| 漳平市| 桐乡市| 冕宁县| 蒙自县| 竹北市| 增城市| 青海省| 镇安县| 云霄县| 寻乌县| 大庆市| 德令哈市| 锦州市| 郓城县| 荆门市| 施甸县| 花莲市| 宣恩县| 垣曲县| 漠河县| 公安县| 石屏县| 曲阳县| 香港 | 凌海市| 武乡县| 蒲城县| 扎赉特旗| 财经| 石景山区| 波密县| 开远市| 景宁| 如东县|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