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一家人都是經方高手,蔡長順用方很有特點,思路非常清晰,四叔臨證創立四方加術湯加減化裁,體現了中醫的異病同方。
基本方:葛根湯合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合麻附辛加術
組成:葛根5og麻黃15g桂枝25g白芍25g柴胡45g黃芩20g半夏2og大黃25g枳實20g茯苓20g丹皮20g桃仁20g白附片12g細辛8g生姜50g大棗7枚蒼術25g(白術25g
主治:太陽陽明少陽合病兼少陰證夾瘀夾濕證
加減:根據5個方面化裁
1、喝水不喝水2、吃飯好不好3、出不出汗4、疲不疲乏5、肚子脹不脹。
具體變化:1、脈太沉不用葛根湯;
2、脈太浮不用麻附辛;
3、吃飯好大柴胡;
4、吃飯不好小柴胡;
5、吃飯不好又便秘小柴胡合大柴胡一起用;
6、(1)久病則瘀用桂枝茯苓丸;
(2)新病瘀用桃核承氣湯;
(3)惡性瘀用抵當湯;
(4)新病兼有舊病瘀用桂枝茯苓丸合上桃核承氣湯;
7、汗出口渴飲冷加石膏;
8、少汗也可以用葛根湯麻黃量少一點;或汗多去麻黃;
9、夜間口干加烏梅;
10、左脈沉疲乏無力人軟用麻附辛;
11、心煩出汗去麻黃加生龍牡;
12、舌體胖大,苔厚膩加蒼術燥濕,脾虛則加白術健脾助運化;
13、腹脹則減白術加厚樸。
功效:解表通里解郁兼顧溫陽、化瘀、燥濕、健脾
臨證應用:病種上可治療多種疾病
1、內科
2、婦科
3、外科
4、五官科
臨床癥狀:惡寒怕冷,不易出汗,無力人軟飯量好或食欲差,,脖子酸,肩臂酸痛,便秘,月經有血塊,痛經,舌下瘀點,舌下靜脈怒張,舌體大,苔膩,右手浮長,左手弦滑,左尺沉緊或沉弱。
特點:此方妙在多經合病:三陽合病、太少兩感、四經、五經、六經合病,以應對臨證時錯綜復雜的病情。
此方含有多個經方:
1、桂枝湯
2、桂枝加葛根湯
3、葛根湯
4、小柴胡湯
5、大柴胡湯
6、桂枝茯苓丸
7、麻黃細辛附子湯
8、苓桂術甘湯
9、五苓散
10、真武湯
按語:此方組方思路清晰,真正體現了六經辨證,在六經大道上找病,不跟著西醫命名的病走,加減化裁非常到位,考慮面面俱到,表里、上下、內外、濕邪、瘀血、郁滯,臨證時足以應對復雜變化多端的病情,可謂妙哉!
對比薛振聲的十年一劍全息湯:桂枝湯合小柴胡湯合枳實薤白桂枝湯合平胃散合五苓散,更勝多籌!
從縱向的層面考慮到風、寒、濕、熱、瘀、郁即風寒濕困、水停、血熱、血瘀、陽虛、便秘、肝郁氣滯,表里不解、上下不通,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異病同治觀。
蔡氏經方弟子云南文山陳慶兵整理頓首再拜四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