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其實就是傳統小周天功法,已經在置頂交流貼里發過了,只不過略加修改。最后會上傳附件。
即使不修道或不能接受更多靈修信息的人也可以當做是普通的養生氣功來練習。
一些普通人較難接受的知識和較難理解的術語已刪減或修改更換,但不影響功效。
連標題、功法名稱都換成了一般人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初衷是想要幫助身邊的人,如果是以前的話,我會推薦他(她)去清明夢吧和門羅吧學習出體知識先,再看《元吾氏答疑》,有了一定認知后再推薦去練《張三豐內丹36訣》...
(在其他帖子里和門羅吧里也提及到:
①《大家來聊聊:有沒有和如何跟家人朋友說自己修道這件事?》,
②《“神游”的修法記錄》里的“我的修道入門”。)
但現在看來,每個人都不一樣,興趣也不一樣,本就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也就不必執著于那些自己走過的路了。
有時候我會推薦別人去看一些靈修書籍,有時候也會推薦去學習一些傳統養生呼吸法,如果意識更加開放的話,可以直接推薦看《元吾氏答疑》,如果對丹道功法有興趣的話,可以推薦練《張三豐內丹36訣》等丹功...
要觀機,亦要隨緣度眾生。
---------------------------------------------------------
中華傳統養生文化:
經絡疏通之小周天運行法
打通小周天,即常人所說的“打通任督二脈”,為避免誤解,下面采用“小周天”這個專業術語講述。
打通小周天,關鍵是在意守丹田上下功夫,通過腹式呼吸,培植丹田內氣(即真氣)。
先觀想有一團小火球充滿了整個腹腔(即下丹田)。吸氣時,腹腔會膨脹,觀想這團小火球也跟著膨脹,依舊充滿著整個腹;呼氣時,腹腔會收縮,觀想這團小火球也跟著收縮,依舊充滿著整個腹。(這團小火球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團熱氣,一團熱量,一團能量;其實就是內氣、真氣... 可根據自身情況與效果,把它觀想成小太陽或是一團熱氣或是其他觀想物或用其他比喻都可以。到了后期,習慣成自然,就不需要再用想象物來代替了。)
呼吸要緩、勻、慢,意念要輕、淡。大約 1 個月左右,(因人而異)即可感到丹田脹熱、氣團存在,說明已初步有了打通小周天的能量物質。
大約 1 個月左右即可感到有氣沖開經絡通道而到達會陰, 會陰有熱脹感、跳動感, 但此時的能量還遠遠不足以貫通督脈。
尾閭是經絡拐彎之處, 氣難以通過, 此時千萬不可以意領氣強通, 應繼續意守丹田, 仍運用腹式呼吸增強丹田內氣, 當氣足以沖開尾閭時,有一股熱流就會上升, 自然沖開尾閭關。
到了夾脊關,又無法通過, 這是因為氣的體積增大了, 壓強就減少了,所以只有再繼續往丹田里“壓氣”,待氣足夠之時, 即壓強增大到一定程度, “噌”的一下就頂過去了。
到了玉枕關又過不去了,脖子酸疼,頭腦里轟轟作響,此時還是要老老實實地意守丹田,增強能量,待能量充足,猶如水到渠成,“呼”的一下子又過去了。
沿任脈而下, 熱流感充滿任督二脈, 形成循環, 往復不止。
此時,你如果吸氣,不呼氣,怎么吸都行,好像你需要的氣永遠吸不滿,如果有意識地呼氣,好像怎么也呼不完,呼完了再吸, 吸足了再呼, 隨心所欲, 舒暢極了。最后, 呼吸變得細微欲止, 若有若無, 進入了胎息狀態。
小周天一通, 必然進入胎息, 這是通周天后很關鍵的過程及現象, 假若沒有這個胎息過程,就是沒有真正通小周天。有些人把時間與精力錯誤地施于空洞的意通周天,而不是苦練內氣,與氣功本意背道而馳,勢必造成空運周天的惡果。
就這樣進入一種虛空狀態,長時間地靜坐,表意識要完全停止思想和感覺,完全進入潛意識,才能由入靜進入入定。
肉體要徹底忘卻與死了一樣,靈體才能自由解放出來,即入定。
對于初修丹道的人而言,通俗易懂地講,只有一句話:久視下丹田,凝神入氣穴。
再簡單點就是:久視下丹田。
再再簡單點就是:守下丹田。。
小周天運行路線,其基本路徑為:
下丹田→會陰→尾閭→命門→夾脊→大椎→玉枕→命門→
上丹田→上鵲橋→重樓→
中丹田→下丹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