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家慈拉著我上街買年貨,使我這個萬年不出門的死宅有了新認知——原來人民群眾的物質(zhì)精神文化需求已經(jīng)進步成這樣了呢!除了雞鴨魚肉,煙酒糖茶,花生瓜子大杏仁,花卉居然也進入了22人大名單。
錯就錯在,家慈非要拉著她的植物人兒子去花卉市場,于是:
“這好看嗎?”
“這是染的。”
“這個呢?”
“這兩天就完了。”
“這個花好大啊!”
“那不是花,那是苞片。”
在最受歡迎的一家販賣“紅臘梅”的攤位前,人潮涌動,家慈露出喜歡之色。
我:“這壓根不是真蠟梅……蠟梅哪有紅的……整個蠟梅屬都是黃的……這和蠟梅八竿子都打不著……再說,這蠟字也沒寫對啊……”
總之,要不是家慈眼疾手快把我拖走,我已經(jīng)被店主當場擊斃了。
蠟梅都是黃的
當然,上面的小段子有虛構(gòu)成分。并不是我媽眼疾手快,是我自己跑得及時。
咳咳。書歸正傳。看到今天的封面圖,也許不少人會表示,我也買過這種“紅臘梅”,很好看的。
的確,這兩年在大城市的花卉市場里,這種“紅臘梅”是當紅炸子花,頗受歡迎,尤其是春節(jié)期間。梅花雖好,那是大樹;蠟梅也好,不是紅的。作為“年花”,它顏色喜慶,又臘月開,又“是”梅,還能折兩枝插花瓶,這“紅臘梅”勿要太貼心哦~~
市場上常見的“紅臘梅”
這種不是蠟梅的臘梅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別著急,我們先從蠟梅說起。
算了,還是從梅說起吧。
中國人自古愛梅,除了梅花有顏之外,主要是因為梅花是冬日開放。歲寒雖三友,松竹并無花。梅花不光有花,而且花色鮮艷,于白雪之間獨放一枝紅梅,誰能不愛呢。
人總是貪心的。梅花雖好,不是紅就是白,看多了也膩——蠟梅就很好地補充了這個空白,也能冬天開花,而且花是黃色系的,金燦燦還有光澤,高級感十足。
蠟梅
攝影:老信
古人把蠟梅叫做“黃梅”,確實有點搞不清它和梅的親疏遠近。至于蠟梅為什么是“蠟”而不是“臘”,很多科普號都說過,我們雜志也寫過,就不重復了。
記住一點:不管什么品種,所有蠟梅的外輪花被片都是黃色的,淺的發(fā)白,深的略橙,但不會到紅。有些品種的內(nèi)輪花被片是紅紫色的,從外面看則都是黃。記住這一點,梅和蠟梅就極易區(qū)分了。
那再來看看這個“紅臘梅”的細節(jié):
市場上的“紅臘梅”細節(jié)圖
別說,花型的確是像梅花——五瓣,雄蕊一堆,白色或粉紅色。但花瓣又有和蠟梅一樣的元素,薄薄透亮,蠟質(zhì)光澤。
所以它究竟是離梅近一點還是離蠟梅近一點呢?
外來和尚會念經(jīng)
答案是,跟哪個都不近!
這種“紅臘梅”的學名叫Chamelaucium uncinatum,是來自澳大利亞的一種桃金娘科植物。
Chamelaucium這個屬目前在中文世界里叫風蠟花屬,屬名來自于變色龍chameleon,形容這種花花色的多變,種加詞uncinatum意思是鉤狀的,說的是葉子的尖端。
Chamelaucium uncinatum
這個種的中文名目前就叫“蠟花”(我預感之后有可能會調(diào)整統(tǒng)一這個中文屬名或種名),通俗易懂。它的英文叫做Geraldton waxflower,所以也翻譯成“杰拉爾頓蠟花”。還有什么澳洲蠟梅啊、澳梅啊、淘金彩梅之類的商品名,反正得跟梅搭上點關(guān)系。
淘金彩梅這名字不知道誰起的,綜合了桃金娘科、彩色、像梅的特點,算是不錯,可惜市場不喜歡桃金,喜歡淘金,一下就市儈了。
從蠟質(zhì)的花朵、窄窄的葉子就不難想到,蠟花的原產(chǎn)地氣候比較干燥,這些特征都減少了它在水分上的消耗。在它的老家——狹窄的澳大利亞西海岸,蠟花能長成拳頭粗細的小樹,兩三米高不叫事,扎根在沙地環(huán)境也不怕風吹浪打,皮實得很。
蠟花在原產(chǎn)地的生活狀態(tài)
生于憂患之地,自然是能屈能伸——蠟花對生活環(huán)境的要求非常寬松,干旱舒服,水多也活得了;40度的大太陽曬不死,零下也能扛住。
它在澳洲6月開花(人家的冬天),到了北半球就適應到1月前后了,正好是咱們的春節(jié),再加上喜慶的顏色和“臉型”,自然就成了年貨佳選。
電影《色戒》里的蠟花(或同屬親戚),其實民國那會兒中國還沒有這玩意兒
澳洲好看的奇葩很多,蠟花之所以能風行國際,適應性是非常重要的素質(zhì)。
現(xiàn)在,蠟花不僅在澳洲有大量種植,在中美洲、南美、歐洲甚至北京、上海周邊、云南很多地方都有人工培育,不僅供應切花市場,在室內(nèi)種活的也沒問題。
植物達人余天一老師家中種植的蠟花
攝影:老信
玲瓏其型,妖孽其色
蠟花的花朵雖然不大,但是長得非常精致,結(jié)構(gòu)耐看,質(zhì)感也惹人喜歡。
蠟花花朵細節(jié)
攝影:老信
看,雌蕊的柱頭水汪汪地獨挺出來,周圍一圈雄蕊整齊劃一,比雌蕊低了一層,整體像一頂王冠,或者廣告里牛奶濺起來的奶花。
這種結(jié)構(gòu)并不是所有的花都有。桃金娘科的植物花托擴大成一種叫做“花盤”的結(jié)構(gòu),雄蕊就著生在這個“盤子”的邊邊上,這也是桃金娘科的一個典型特征。不過大部分的桃金娘科雄蕊都是多而長,和花盤構(gòu)成一個“長毛盤”,風蠟花屬的雄蕊是少數(shù)派,是個“刺兒盤”。
科長桃金娘和“毛刷怪”紅千層,都是花盤上著生多數(shù)長雄蕊
形狀可愛還不是蠟花的殺招,顏色多樣才是。經(jīng)過長期的選育,蠟花的商用品種已經(jīng)越來越花哨,有純白色的“專輯”、粉色的“大學”,紫色的“紫色驕傲”等等十幾個,幾乎覆蓋了紅色系從深到淺的全范圍。
啥?你買到的是以下兩種顏色的蠟花?
那恭喜你了,這兩種都不是天然的顏色,而是人工染色的。尤其右面這個,也就是全文都在說的“紅臘梅”,染得連葉子都紅了,稍微和正常蠟花的葉子對比下就知道了。
如果是買的盆栽,你大可去找攤主更換或罵戰(zhàn),痛陳其坑蒙拐騙;要是切花,那就省省吧,因為在切花界,染色并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反正都是已經(jīng)失去生命意義了的裝飾品,就怎么好看怎么來唄,何種借助外力的調(diào)整都是可以的。
未經(jīng)魔改的粉色品種
或許,你也可以不經(jīng)意的小聲說,“喲,蠟花”,用以獲得店主的敬佩神色;繼而再小聲說:“喲,是蠟染啊”,把他徹底搞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