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奇葩政變:3天連換3個總統,幕后黑手被揪出:果然是美國!南美小國的奇葩政變:3天連換3個總統,幕后黑手被揪出!
南美洲北部有個國家叫委內瑞拉,國土面積為91萬平方公里,人口3200多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
委內瑞拉原為印第安人(阿拉瓦族與加勒比族)居住地。1498年哥倫布在尋找新大陸的航行中發現了該地,次年被西班牙探險家阿隆索·德奧赫達命名為委內瑞拉,意為“小威尼斯”。1567年,委內瑞拉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淪為殖民地的委內瑞拉,很早就開始了反抗西班牙統治的獨立運動。后來,委內瑞拉人民在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的領導下,于1821年6月徹底擺脫西班牙殖民統治。1830年建立委內瑞拉聯邦共和國,1864年改名委內瑞拉合眾國,1999年12月改為現國名——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簡稱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雖然獨立建國了,但是,20世紀里卻遭遇多場政變,每次政變都與一個國家有著莫大關系,這個國家就是美國。到了21世紀,政變再度在該國上演——2002年4月中,委內瑞拉3天內連續發生政變,撞車更換了3個總統,可謂是世界政變史最奇葩的一幕了。
委內瑞拉的這次政變,其矛頭是直接針對委內瑞拉時任總統烏戈·拉斐爾·查韋斯·弗里亞斯(后文簡稱查韋斯)的。1954年7月28日,查韋斯出生于委內瑞拉西部小鎮薩瓦內塔的一個天主教家庭。高中畢業后進入委內瑞拉軍事學院學習,1975年畢業并取得軍事科學和工程學士學位。
從軍事學院畢業后,查韋斯成為一名軍人。在軍隊服役期間,查韋斯聯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士兵,創建了“玻利瓦爾革命運動”,時間是1982年。該組織主張建立西蒙·玻利瓦爾所倡導的“拉美國家聯盟”。
西蒙·玻利瓦爾是拉丁美洲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和獨立戰爭的先驅,他先后領導軍隊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中解放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拿馬、秘魯和玻利維亞,并促進民主意識形態在這些國家的發展,參與建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并于1819年至1830年擔任該國總統。
西蒙·玻利瓦爾一直是查韋斯的精神偶像(委內瑞拉改名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就是查韋斯任總統時決定的)。
1989年到1990年,他又進入西蒙·玻利瓦爾大學進修政治學。1991年被提升為空降營中校營長。1992年,他發動了旨在推翻卡洛斯·安德烈斯·佩雷斯總統的“二·四”軍人政變。政變最終以失敗告終,查韋斯本人也被逮捕入獄。入獄兩年后,查韋斯被時任總統拉斐爾·卡爾德拉赦免。
1998年1月,查韋斯創建“第五共和國運動”,并出任主席。12月6日,他作為競選聯盟“愛國中心”的總統候選人參加大選并獲勝,當選委內瑞拉第53任總統。1999年2月2日,宣誓就任總統。
查韋斯是個頭腦清醒的政治家。他的執政方略,競選時就引人矚目。當時他就強調,要大力推進改革,主張削減中央集權、實行地方分權,并主張修憲。在經濟上,查韋斯強調要建立自力更生和具有競爭力的經濟,加強政府財經控制,削減公共開支,優先發展農業。
在對外關系上,強調參與全球化和各國平等;尊重主權和不干涉他國內政,主張在相互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加速地區一體化,加強和發展同鄰國的關系,借由雙邊貿易和互惠協議來促進拉丁美洲的社會和經濟整合,包括他稱之為“石油外交”的策略。
1999年4月13日,查韋斯宣布在成立立法議會后解散國會和最高法院。1999年11月19日,委立憲會議完成新憲法草案制定工作,規定將總統任期從5年延長至6年,任滿后可謀求連任,并將國名改為“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2000年7月30日,查韋斯在根據委內瑞拉新憲法重新舉行的總統大選中獲得60%的選票,再次當選總統。并于8月19日宣誓就職,任期6年。
然而,連任總統不足兩年,查韋斯就遭遇了一場由委內瑞拉部分軍人發動的政變,被罷黜了總統職務,那一天,就是2002年4月11日。
查韋查之所以會遭到部分軍人的反對,這與他推進改革有關。查韋斯執政之初,就強調加強國家對石油生產的控制,實行“減產保價”,這直接觸動了石油巨頭們的利益。
2002年2月,委內瑞拉企業家商會聯合會策劃了全國數十萬工人參加的大罷工,以給查韋斯施壓,結果被查韋斯輕松化解了。罷工事件并沒影響到查韋斯在國民心中的聲譽,其支持率仍然超過60%。
以罷工的方式間接施壓不行,反對派們決定來硬的——發動軍事政變,直接將查韋斯趕下臺。2002年4月11日晚22時,以陸軍總司令誒弗拉圖為首的反對派突然發難,數十架武裝直升機突襲總統府,毫無準備的總統衛隊被打散。
總統衛隊被打散后,誒弗拉圖隨即帶領一群持槍士兵闖入總統辦公室,將一張事先準備好的“總統辭職報告”塞給查韋斯,讓他簽字去職。
誒弗拉圖說,簽完后保證他的生命安全,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只是不能再回到委內瑞拉。查韋斯當然嚴辭拒絕了誒弗拉圖的要挾,他說:“我是人民選舉出來的總統,即使是你用槍指著我,我也不可以放棄我的責任與義務!”
查韋斯雖然拒絕在文件上簽字,但是,這也不能改變他被罷黜與驅逐的命運。短短的幾分鐘僵持后,查韋斯被一伙蒙面軍人拉出總統府觀花宮,塞進了一架直升機,于次日凌晨2時左右,押送到拉奧奇拉島上被監禁。
拉奧奇拉島位于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以北180公里的加勒比海域,是委內瑞拉的一處軍事基地,用來關押前總統,可謂萬無一失。
查韋斯被趕下臺后,新總統(臨時總統)立馬就于12日凌晨在總統府觀花宮宣誓就職。這位被軍方新推出來的臨時總統名叫佩德羅·卡莫納。
佩德羅·卡莫納是何許人也?此公乃委內瑞拉企業家商會聯合會的主席,就是發策劃罷工的那個組織的領導人。看來,軍方發動的這場政變,是受資本驅使無疑。
佩德羅·卡莫納就任臨時總統的當天下午,就通過電視向全國發表講話,宣布了臨時過渡政府的主要施政措施。主要內容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改國名,將國家名稱由“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改為“委內瑞拉共和國”。這樣做的目的非常明顯,去掉國名中的“玻利瓦爾”,就是要去查韋斯化,因為“玻利瓦爾”這幾個字是查韋斯主張加上的。
二是解散國民議會,終止所胡議員的職權。因為,當時的議會,是查韋斯政府的議會,議員也是查韋斯政府的議員,這樣做,同樣是去查韋斯化。
三是重新分配權力,任命了一個由35名成員組成的國家咨詢委員會,并重新組織和分配公共部門的權力。這就是中國古話所說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令人難以預料的是,卡莫納的總統寶座還沒捂熱,第二天就形勢突變。原來,查韋斯雖然被趕出了總統府,并遭人監禁,但是,親查韋斯的勢力還在,尤其是軍方的支持者,對查韋斯是忠心不二的。查韋斯出事后,他的支持者立即行動了起來。
13日,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最重要的軍事基地——烏納軍營就被親查韋斯的軍隊拿下,并牢牢掌控。加拉加斯又回到查韋斯支持者的手中。
13日當晚,查韋斯政府的副總統迪奧斯達多·卡韋略,在查韋斯支持者的簇擁下進入總統府觀花宮,在接受臨時總統卡莫綱的辭職后,宣誓就任新的臨時總統。
失去了軍人支持的卡莫納,在只風光了一天之后,倉皇逃離觀花宮。
在就職儀式上,卡韋略并沒有什么長篇大論的施政綱領,他只是簡短地交代了一句,他只是暫時代行總統職務,查韋斯一回宮,他就的使命就算完成。
卡韋略這邊剛剛從卡莫納手中接收過觀花宮,遠在加勒比海拉奧奇拉島上的查韋斯就迎來了他的軍方支持者。
14日凌晨,離開總統府觀花宮僅僅兩天的查韋斯又乘坐直升機回來了。在軍方親信的陪同下,向著便裝、面帶笑容的查韋斯走下直升機,向支持者揮舞著勝利的拳頭。
此時,距離軍方宣布他辭職還不到3天,一場政變鬧劇,就以這樣戲劇性的結局收場了。
查韋斯重返觀花宮后,佩德羅·卡莫納遭到了逮捕。
2006年12月,查韋斯第三次連任總統,于2007年1月10日宣誓就任。2012年10月,查韋斯又以54%的得票率,擊敗年輕的競選對手恩里克·卡普里萊斯,第四次在總統選舉中獲勝。2013年3月5日,查韋斯因癌癥去世,享年58歲 。
政變發生后,很多人懷疑,美國在整個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許諾支持政變政府。在獄中的卡莫納則表示:“我承擔政變的全部責任,這起事件不是一場陰謀,事先也沒有受到任何勢力的支持。”
但是,一些分析家認為卡莫納的這些話可信度不高。就在政變后不久,美國駐委內瑞拉大使專程來到觀花宮,拜會了這位“新總統”。而且,卡莫納本人也承認,就在4月11日上午,觀花宮外亂作一團的時候,有人給他打了個電話,通知他“查韋斯已經辭職了,你應當立即就任新總統”。
對于這兩個疑點,卡莫納表示,他確實會見了美國大使,但兩人只是談了談政變對委美未來關系的影響。至于當天給他打電話的人是誰,卡莫納拒絕透露。
還有消息稱,參與政變的軍隊將領得到了美國的援助,也有傳聞說,美國曾試圖親手暗殺查韋斯。那么,問題來了,美國人為何如此痛恨查韋斯呢?原來,這一切都與查韋斯的執政議會有關。
查韋斯執政后,一直堅持獨立自主的政策,不斷譴責美國對委內瑞拉內政的干涉,這顯然是在與美國作對,影響了美國在南美的戰略利益和對南美的控制,這是美國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的。
另一方面,委內瑞拉是美國第四大石油供應國,每天向美國供應的原油高達150余萬桶,約占美國全部進口原油的15%。
這樣一個國家,如果有個不聽話的當家人,那對美國的利益將是非常巨大的威脅。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美國人都難容查韋斯,所以,才會在幕后伸出黑手。
然而,查韋斯在短短的3天之內就扭轉了敗局,這是美國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查韋斯執政以來,一直關注國計民生,在國內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特別是軍隊的主要力量能夠維護總統的地位與權威,所以他才能很快就東山再起。
確實,查韋斯是個非常稱職的當家人。查韋斯的最大成就,是縮小了貧富差距。2007年3月30日實行“集體所有制”,將大型農場收歸國有,并重新分配閑置土地給窮人。這也是他被贊許為“實現正義”、“懂得窮人需要”的原因。
查韋斯1999年剛上臺時,委內瑞拉的基尼系數是0.478,而到了2011年,這個數字已經變為0.394,是拉丁美洲收入分配最公平的國家,而巴西、智利、哥倫比亞等南美鄰居的基尼系數還在0.5以上。
另外,查韋斯有獨到的政治眼光。比如,查韋斯有個最為世人熟知的形象,那便是“反美斗士”——他曾無數次地公開抨擊美國。
在委內瑞拉國內,查韋斯命令自2006年圣誕節起,所有公共場所禁止使用圣誕老人和圣誕樹,因為那是“美國人的節日標志”。
查韋斯不光自己反美,還集結了反美陣線,成為了全球的“反美共主”。這正是美國人痛恨他的真正原因吧!
查韋斯執政期間,曾多次訪華,為委中關系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曾稱贊說:“查韋斯是富有魅力的領導人,是中國人民的偉大朋友,也是我的好朋友。”
【結束語】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的經歷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一個國家首腦,要想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關鍵是要把自己國內的事情辦好。
國內的事情辦好了,就會贏得民眾的最廣泛支持,國外任何強權干涉都將會是徒勞無益的。即使外界干涉能一時得逞,也不會太長久,因為民眾才是國家權力的根本決定者。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