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唐太宗的充容,高宗憑啥追封她為賢妃,還被民間奉為花神?唐朝有對姐妹花:姐姐殉情李世民,妹妹嫁給唐高宗。
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宮,有封號的后妃就有14人,其中,當(dāng)數(shù)長孫皇后與武才人(即后來的一代女皇武則天)最為大家所熟悉。除了長孫皇后與武則天外,李世民的后妃中,還有個名叫徐惠的江南女子,生前雖然只是充容,但是,徐惠死后,卻被唐高宗李治追封為賢妃,而民間更是尊奉她為桂花花神。徐惠死后,為何會有如此美譽(yù)呢?
其實,皇帝的女人也是分等級的,徐惠的充容就是她的職位,屬于九嬪之列。唐初以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九嬪是位據(jù)皇后、貴妃、妃及婕妤之下的高級侍妾,充容為第十二級。九嬪之下,還有美人與才人等。
徐惠是湖州長城人(今浙江省長興縣人),出生于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其父徐孝德為隋唐兩朝大臣,十五歲出仕隋朝,為隋謁者臺奉信員外郎。入唐為官后,深得太宗信任,多次升遷,曾為沂州與果州刺史。
徐惠是個才女,相傳其五個月大時就開口能言,四歲已通讀《論語》、《毛詩》,八歲已善屬文,曾受父命仿漢代淮南小山《招隱士》寫下《擬小山篇》:
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
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該詩文筆嫻熟,運(yùn)用多種意象,表達(dá)了學(xué)識出眾的女子無法實現(xiàn)心志的孤寂。徐惠的《擬小山篇》是我國已知現(xiàn)存最早的女童詩。
詩成后,其父大驚,認(rèn)為徐惠的才華是不可能被人為掩蓋,從此徐惠的詩作等被廣泛傳播。唐太宗聽說后,將徐惠納入宮中,封為才人。
徐惠進(jìn)宮后,她最熱衷的并不是為了出人頭地的爾虞我詐,而是為宮中的豐富藏書所深深吸引。史稱其入宮后遍涉經(jīng)史,手不釋卷。太宗益禮顧,俄拜婕妤,再遷充容。短短的時間里,連升三級,這正所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一天,徐惠在自己的居住宮殿中,唐太宗下召讓她去見駕。唐太宗等了她很久,她也不過來,唐太宗非常生氣。于是,徐惠就寫了首《進(jìn)太宗》的詩來調(diào)侃這件事:
朝來臨鏡臺,妝罷暫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唐太宗見詩后,不僅怒氣全消,還專門給予她豐厚的賞賜。
徐惠不只是個能寫會畫的女文青,她還是一位非常有見識的政治家,是李世民治國理政的好幫手。唐太宗的一生,文治武功,可謂帝王中的佼佼者。但是,到了貞觀后期,唐太宗也開始膨脹了,不再虛心納諫,不再關(guān)心百姓疾苦,他連續(xù)大興土木,建筑玉華宮,重修翠微宮,還不時巡行四方,生活逐漸奢靡,且好大喜功,大造船舶,兩次出兵高麗……
經(jīng)過唐太宗不停地折騰,大唐百姓的負(fù)擔(dān)越來越重,乃至賣兒賣女。所有這些,引起一些有遠(yuǎn)見大臣的憂慮。徐惠當(dāng)時雖然只是后宮中一個地位不高的妃嬪,但是,她卻于貞觀二十二年四月寫下了《諫太宗息兵罷役疏》,以勸諫太宗,這可是需要巨大勇氣與過人膽識的。徐惠在《諫太宗息兵罷役疏》中勸諫李世罷兵高麗,停修土木,與民休養(yǎng)生息。
惠上疏極諫,且言:“東戍遼海,西討昆丘,士馬罷耗,漕餉漂沒。捐有盡之農(nóng),趨無窮之壑;圖未獲之眾,喪已成之軍。故地廣者,非常安之術(shù)也;人勞者,為易亂之符也。”“翠微、玉華等宮,雖因山藉水,無筑構(gòu)之苦,而工力和僦,不謂無煩。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伎巧為喪國斧斤,珠玉為蕩心鳩毒,侈麗纖美,不可以不遏。志驕於業(yè)泰,體逸於時安。”(《新唐書》)
徐惠所說,句句切中事理。太宗覽罷疏文,雖然未能因之改變既定的對外政策,卻在營建方面大有收斂。同時,對徐惠的文才大加贊賞,又以其敢于上書匡弼時政而大大地獎賞了她。
其剴切精詣,大略如此。帝善其言,優(yōu)賜之。(《新唐書》)
徐惠的仗義執(zhí)言,受到后世學(xué)者與政治家們大力贊揚(yáng),有人還稱其為“又一長孫皇后”。大明朝的開國之君朱元璋就稱贊她的作為超過一般儒者:“乏人矣!昔唐太宗繁工役,好戰(zhàn)斗,宮人徐充容猶上疏曰:‘地廣非久安之道,人勞乃易亂之源。東戍遼海,西役昆丘,誠不可也。’今所答皆順其欲,則唐婦人過今儒者(《青溪暇筆》)。”
徐惠不僅多才多義、仗義執(zhí)言,還更是個重情重義的奇女子。就在她上疏言事的第二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歸天。李世民病逝后,徐惠哀慕成疾,但是,她卻不肯服藥醫(yī)治,要追隨李世民而去。病情危急時對身邊親近的人說:“先帝待我優(yōu)厚,我希望早一點死去,魂魄有靈,能夠早日侍奉在先帝陵寢是我的心愿。”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徐惠病逝,年僅二十四歲。李治即位后,徐惠被追封賢妃,陪葬在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石室中。
徐惠還有個妹妹,后來嫁給了李治,成為唐高宗的婕妤,同姐姐徐惠一樣,徐婕妤也有文才,世人將她比之為漢代才女班婕妤。宋代無名氏所著《致虛雜俎》記載的軼事:徐婕妤七夕雕鏤空菱藕作奇花異鳥,攢于水晶盤中以進(jìn),極其精巧,上大稱賞,賜以珍寶無數(shù)。上對之竟日,喜不可言。至定昏時,上自散置宮中幾上,令宮人暗中摸取,以多寡精粗為勝負(fù),為之斗巧,以為歡笑。
高宗徐婕妤惠之妹也,亦有文藻,清麗典雅。高宗愛之。(《嘉慶長興縣志》)
徐惠在短短的二十四年歲月中,寫下了不少詩文,其中就有“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于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詠桂詩。后人因她才情出眾,而且寫過詠桂花的詩篇,就封她為桂花的花神。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