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首先是一門技術,然后是一門藝術;初期是一種模妨和復制,然后是一種創意、創作和創造。只有走過了兩個階段和層次,才能成為一個有手藝、有藝術、有建樹的攝影人、攝影師和攝影家。
這樣的攝影人必須具備多方面的基本功,除了包括一定的道德修煉之外,下面的四項基本功的掌握是必須的。
第一、器材基本功。器材的使用基本功是基礎之基礎,特別是自己在手使用的武器,對于它的操作、性能和特性必須是熟透于心,甚至于要達到“盲操”的水準,不能再在操控器材上去費時費力;對于主器材之外的配件、附件和關聯用品,也要能運用得游刃有余;對于同類別或相似器材、配件的使用也要觸類旁通,拿起來就能上手。
第二、構圖基本功。構圖的功夫決定了一個畫面的基本構思,是一個畫面基本主題確立的載體。當一個場景出現在眼前時,必須立馬在腦海里出現一幅畫,畫面的主體是什么,陪體是什么,主題是什么,用什么光線來配合,盡量避開什么,重點刻化什么,必須迅速作出設計和決策,“來什么兵岀什么將”、“什么馬配什么鞍”,就像電腦一樣,程序化的作出反應。
第三、用光基本功。光線的配合和運用,決定了畫面的色彩和影調,也決定了畫面的風格。大多時候,光線的出現不是人為的,你不是在調配它,而只能是在利用它;你必須及時、迅速、準確地作出判斷,因為,有的光線條件其實是稍縱即逝的,你不抓住它,它就會很快逃離你、“背叛你”,這是一門精深的功課。
第四、后期基本功。后期其實就是一次再創作。后期的運用難的不是技術的掌握,難的是對癥下藥和恰到好處。處理不足則難以表達主題,處理過了則會畫蛇添足或者是狗尾續貂。所以度的把握是一大難題,這個需要長期的功夫積累和藝術積淀。
其實,攝影生活中的“基功”遠遠不止上面四個方面,概括上面的,只是提示大家從主要的線索上去苦練基本功、掌握基本功。
那又怎么去練就這些功夫呢,只能是多練習、多探索、多思考、多反饋和多總結,具體的就不必細說了。
如果覺得說的有道理,請為我的回答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