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5月決定,從2011年開始將每年的7月28日確定為“世界肝炎日”,以加深對肝炎這一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的認識,并促進世界各國加強感染防控措施。
今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題是“為消除肝炎投資”。
什么是肝炎?肝炎是肝臟的炎癥,最常見的原因是病毒感染。有五種主要肝炎病毒,被稱為甲、乙、丙、丁和戊型。這五種類型最為引人關注,這是由于其所造成的疾病負擔和死亡情況以及可能引發疫情和疫情傳播。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使數億人罹患慢性病,并且二者合在一起是發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最常見原因。
中國是肝炎大國根據WHO最新數據顯示,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影響到全球3.25億人,每年造成140萬人死亡。這是僅次于結核病的第二大致命傳染病,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人數比艾滋病毒高。我國是全球肝硬化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國家。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5年全球共有130萬人死于肝炎,其中大多數為肝炎所致肝硬化和肝癌導致的死亡。大多數肝炎患者初期無明顯癥狀,漸進性發展過程中出現彌漫性肝損害、肝硬化、肝癌。
干細胞是肝病治療的新方向肝硬化是各種原因所致的肝臟慢性、進行性的彌漫性改變。其特點是一種病因或數種病因反復、長期損傷肝細胞,導致肝細胞變性和壞死。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僅能通過日常護理、支持療法、藥物等維持其病情相對穩定,且肝硬化的下一步進展便是肝癌,因此需要受到重視。
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能,可通過修復和再生受損的組織器官中的細胞,分泌細胞因子等途徑達到疾病治療的效果,主要對于一些器質性損傷和病變類的疾病有較好的療效。已被用于多個疾病領域的臨床試驗中,在肝病治療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干細胞治療肝病最新進展
干細胞治療肝病是全球研究熱點
目前,在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登記注冊的、利用干細胞治療肝病的臨床試驗達150多項,絕大多數針對肝硬化或者急性肝病。其中中國研究者注冊的項目是最多的,達45項,約占全球范圍的1/3。所有的臨床試驗均表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病是安全的。
干細胞治療肝病臨床研究案例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曹葆強、許瑞云等對40例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患者的研究表明,自體骨髓細胞經門靜脈回輸治療組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有明顯改善且無明顯不良反應,證實了干細胞移植治療的可行性。
解放軍302醫院的肝病生物治療中心王福生等分析了45例慢性乙肝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其中30例患者接受臍帶來源間充質干細胞(UC- MSC)經外周靜脈輸注治療,15例患者接受生理鹽水作為對照組,隨訪1年后結果顯示治療組腹腔積液明顯減少,肝功能顯著改善,MELD Na評分明顯減少。
新鄉醫學院報道利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終末期肝硬化的研究成果。共招募肝硬化患者98例,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經過肝動脈移植或前臂靜脈回輸治療8周后,患者食欲、精神、體力都明顯好轉,86%的患者腹水消失,84%的下肢水腫消失,治療效果顯著好于對照組;肝臟功能得到改善。
解放軍第81醫院全軍肝病中心將干細胞懸液經肝動脈植入16例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肝臟。術后持續12周觀察證實干細胞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促進腹水消退,提高肝臟合成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能力,顯著改善凝血功能。
干細胞治療肝病已通過國家衛健委官方備案
截止目前,我國通過備案的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共有51個。干細胞臨床研究涉及多種疾病,其中肝病相關的項目有5個,其中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硬化的項目有4個。主要研究機構有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硬化將成為新的治療方向。
展望
目前,多項臨床試驗已證明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能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作為干細胞的最佳來源,已被廣泛應用于治療肝硬化的臨床研究中,如:目前已通過國家衛健委官方備案的干細胞治療肝硬化的項目應用的細胞類型全部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未來,隨著各項臨床研究項目的不斷突破,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臨床治療效果將給廣大肝硬化患者帶來新的希望,提前儲存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資源即“為消除肝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