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再見布魯特 的第 51 篇文章
這個月讀了9本書。
1.《如何讀詩》特里·伊格爾頓
讀這本書是為了看別人怎么讀詩的,想著自己讀了一些詩了,但讀的時候吸收不一定有那么多。這本書例舉了一些詩人的詩,如奧登、狄金森、葉芝,然后對詩解讀,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讀詩沒有的角度。不過,這些解讀是偏學術(shù)性的,如果你讀詩就是為了感受,那多讀詩就可以啦。
2.《見證——肖斯塔科維奇回憶錄》肖斯塔科維奇口述 / 伏爾科夫記錄
肖斯塔科維奇是作曲家,敘事能力卻讓人驚艷。這本書月初就讀完了,但現(xiàn)在想起,還是為了很多有才華的藝術(shù)家感到惋惜,那個年代,真是讓人無能為力啊。非常值得一讀。
3.《南極》克萊爾·吉根
這本書上個月介紹過,很喜歡,想了解請戳最近讀的最好看的一本書。好希望有人來和我聊聊《南極》,聊聊克萊爾·吉根。
4.《金閣寺》三島由紀夫
再次覺得讀書需要時機,假如這本書在我剛讀書的那一兩年讀,可能感觸會更深。這也說明,有些書可以不讀了。
5.《致諾拉》詹姆斯·喬伊斯
喬伊斯寫給諾拉的信,剛開始以為會被甜死,最后隨著諾拉感情的變化,喬伊斯變得非常痛苦。也是讀的過程中覺得,為什么有些作家寫的作品能那么優(yōu)秀,那么出彩,因為他們的心太純粹了,不管是愛還是痛苦,都是掰開了心給人看。這也說明為什么有些作家作品打動不了人,因為他們在講一些故事的時候是有遮掩有保留的。沒有貶低這些作家的意思,而是掰開了心給人看這件事本身就不容易,所以更覺得有些作家在作品中很赤誠,比如喬伊斯。我想這也是愿意讀書的原因,看好書就是在看一顆真誠的心,在交朋友。
6.《奧克諾斯》路易斯·塞爾努達
昨天看完的書,太喜歡。這本書是散文詩集,自從找到了讀它的正確方式,讀每一篇都覺得非常美,也很容易覺出作家和詩人寫散文的區(qū)別,后者的氣質(zhì)太迷人。這本每一篇都有一個主題,比如孤獨、命運、夏日、愛情,這讓我想到前一陣子和群友們一起在寫“詞語”寫作,這本書就是很好的參考讀物,假如寫作那會兒就看了這本書,思路會擴寬很多也說不定哈哈。
下面是詩集:
7.《我們愛過又忘記》余秀華
8.《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谷川俊太郎
9.《尼采詩集》尼采
這個月讀詩很少,其實很不應該,詩集什么時候都能讀,即使讀它要讀很久才能進入作者的情緒,但仍覺得每一時刻都能讀。昨天重翻木心的《我紛紛的情緒》,讀到《五月街》,覺得真是美極了,附在這里:
《五月街》
木心
深灰暗綠整潔靜謐
著名的街曖昧的街
五月晼晚兩個人兩個人地走
酒吧的名稱狡黠而憨蠻
門口,小群文雅的喧嘩
幽幽暮色,臉龐更清晰
一路的遼闊胸背緊峭腰脅
浮艷于黃昏,沉萃于午夜
深灰暗綠兩個人兩個人地走
整潔靜謐克利斯朵夫街
河之濱,水面風冷,窅黑
兩人共懷一盞薄明的燈
深灰暗綠沿著河水走
晨曦中的胴體已是初夏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