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家運之興旺,在于和睦,孝道,勤儉。”
現實生活中,往往一個家族需要幾代人努力,才能慢慢走向興旺。
但是,一個家庭走向敗落,卻是輕而易舉。
所以有老人說:一個家庭走向敗落,往往有這三個征兆,有一個,也要注意
第一:矛盾重重,無法興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喜好,在我們與人相處的生活,產生矛盾,在所難免。
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個空間里,勺子難免會碰鍋沿。有時候,一個不同意見便是大多數爭吵的導火線,無法控制的情緒會變成火上澆油。
如果我們家人之間爭執太多,便容易傷感情,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什么事都干不好,所以矛盾重重的家庭永無安寧之日,最后走向敗落。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把家比作避風港,可是,生活中的大多數矛盾都是在家里產生的。
老祖宗說:“家和萬事興。”
和睦是興家之本,要想家庭和睦,首要的便是換位思考,相互理解。
其次,我們與家人相處,不必事事分清誰對誰錯,有時候糊涂點,心中有愛與包容,才能化解矛盾。家庭也會更加興旺。
第二:溺愛子孫,禍不單行
現在社會,有太多窮人家的富二代。
很多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心理會覺得對孩子有所虧欠,便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停的對他們進行物質補償。
“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成了許多中國父母心中的信念。
窮養自己、富養兒孫的精神,是偉大,但也更是可悲。
有時候,父母無私到讓人挑不出毛病來,可在不知不覺中卻廢掉一個孩子、摧毀一個家族。
如果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這樣的孩子,大多只會一味地索取,但是欲望的窟窿難以填滿。
如果孩子不會體諒父母與長輩的付出,那永遠也學不會感恩。凡事以自己為中心,稍有不如意便大發雷霆。
面對逆境毫無抗壓能力,只能在父母營造的溫室中渾噩度日,最后成為名符其實的啃老族。
正所謂“坐吃山空”,我們做父母的不能陪伴孩子一生,這樣的孩子,越往后走,生活也越艱難。
這樣對孩子,孩子的人生,一敗涂地;家,也日漸敗落。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所以,父母無法為孩子的一生披荊斬棘,那就教他拿刀為自己開路,這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第三:家風不正,走向敗落
“上不正,下參差。”
其實就是俗話說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一個家中,往往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父母是怎樣的,孩子大多不會相差太遠。
父母喜歡信口開河,孩子便訛言謊語。父母平時貪得無厭,孩子便食親財黑。父母為人兩面三刀,孩子便口蜜腹劍。
我們為人父母的,給予孩子最寶貴的財富,并不是房子車子,而是正確的價值觀與良好的人品。
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我們終其一生,也許不會積累太多的財產,可能也沒有什么名望,但是每一個父母都通過生活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品行。把這些給孩子,他們會用新的生命去放大,發出光芒。”
父母的言傳身教勝過無數書籍道理,這便是家風的重要性;
家風不正,再富也會敗落;家風正,再窮也能興旺。所以,我們中國人自古便在強調家風的重要性;
這三個征兆,若有一個出現,都可能會導致我們之前的努力前功盡棄。希望我們都可以做到不家人爭吵太多,不溺愛后代,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家族細水長流,終有一日會走向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