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反應條件為NaOH醇溶液并加熱時,必定為鹵代烴的消去反應。
(2)當反應條件為NaOH水溶液并加熱時,通常為鹵代烴或酯的水解反應。
(3)當反應條件為濃H2SO4并加熱時,通常為醇脫水生成醚或不飽和化合物,或者是醇與酸的酯化反應。
(4)當反應條件為稀酸并加熱時,通常為酯或淀粉的水解反應。
(5)當反應條件為催化劑并有氧氣時,通常是醇氧化為醛或醛氧化為酸的反應。
(6)當反應為催化劑存在下的加氫反應時,通常為碳碳雙鍵、碳碳三鍵、苯環(huán)或醛基的加成反應。
(7)當反應條件為光照且與X2反應時,通常是X2與烷或苯環(huán)側鏈烴基上的H原子發(fā)生的取代反應,而當反應條件為催化劑存在且與X2反應時,通常為苯環(huán)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
(8)根據(jù)反應類型的概念判斷不易得出結果時,要特別用好“加氫、去氧——還原反應,加氧、去氫——氧化反應”。
(9)錯別字辨析:
常見錯別字:酯化、油脂、炭化、褪色、加成、鈍化、氣體逸出、金剛石、銨鹽、苯、硝化、溶解、熔點、容量瓶等。(此處為正確書寫)
2.有機合成中官能團的轉化方法
(1)官能團的引入
①引入鹵素原子:烯烴、炔烴與HX或X2發(fā)生加成反應;烷烴與X2發(fā)生取代反應;醇與HX發(fā)生取代反應。
②引入羥基:烯烴與水發(fā)生加成反應;醛(酮)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鹵代烴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水解反應;酯的水解等。
③引入雙鍵:加成反應(炔烴加氫或HX);消去反應(鹵代烴、醇的消去);醇的氧化引入C O等。
(2)官能團的消除
①通過加成反應或聚合反應消除不飽和鍵。
②通過取代反應、消去反應、酯化反應、氧化反應等消除羥基(—OH)。
③通過加成反應或氧化反應消除醛基(—CHO)。
④通過水解反應消除酯基。
⑤通過水解反應、消去反應消除鹵素原子。
(3)碳鏈的增減
①增長:如不飽和物質(zhì)的加成或聚合;有機物與HCN反應(一般會以信息形式給出)。
②縮短:如苯的同系物、烯烴的氧化;烴的裂化或裂解;酯的水解反應等。
例:用于汽車剎車片的聚合物 Y 是一種聚酰胺纖維,合成路線如圖:
已知:
(1)生成 A 的反應類型是_____。
(2)試劑 a 是_____。
(3)B 中所含的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
(4)W、D 均為芳香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兩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
①F的結構簡式是_____。
②生成聚合物 Y 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5)Q 是 W 的同系物且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 W 大 14,則 Q 有______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 4 組峰,且峰 面積比為 1:2:2:3 的為_____、_____(寫結構簡式)
(6)試寫出由 1,3﹣丁二烯和乙炔為原料(無機試劑及催化劑任用)合成
【答案】
(1)取代反應
(2)濃硝酸、濃硫酸
(3)氯原子、硝基
(4)
(5) 10
(6)
【解析】
【分析】
【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