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是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且遇火可燃,而被稱作“可燃冰”或“固體瓦斯”、“氣冰”。
那么它憑什么號稱能能取代汽油呢?
首先,小體積有著強大的能量。1立方米可燃冰可釋放出約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假設一輛汽車一次加1升天然氣能跑3公里,那么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500公里!
按照我現在每個月開車要跑1000公里,0.5元/公里來計算,我每個月需要花費500元,需要加80升汽油。而如果換成加可燃冰了,那么我只需要加相當于2升體積的可燃冰即可滿足我的需求。在費用和時間上都會節省不少。
其次,地球上可燃冰的儲量豐富,這么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東西如果存量少再加上開采難度超級高,那我們今天就不用在這兒瞎bb,可以洗洗睡了。但值得慶賀的是通過全球多個國家的探測已知,地球上的可燃冰儲存量超過現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甚至超過了(煤、石油、天然氣)中加起來的碳含量的2倍。據估計海底有著夠人類使用1000年之久的可燃冰額度。
在中國探測出的可燃冰資源儲量為800多億噸油當量,相當于我國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的2倍。而且大多位于深海和西藏高寒地區。如果開采商用效率很高的話,我們將不再過多地擔心能源耗竭的問題。可燃冰可以通過冷卻、壓縮處理成液化天然氣,從而做到所占空間更小,不管是管道運輸還是交通運輸都更方便。
最后是環保問題,可燃冰燃燒后不產生任何殘渣,避免了最讓人們頭疼的污染問題。燃燒后僅產生少于汽油、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水。以最小的污染排放實現高能量的釋放,科學家們把可燃冰稱作“屬于未來的能源”。
雖然可燃冰具有這么多的優勢,但是開采難度非常大,現在還是全世界都不容易完成的技術難題。是因為可燃冰通常賦存于水深大于100-250米(兩極地區)和大于400-650米(赤道地區)的海底沉積層內,開采條件嚴苛。
雖然開采難度很大,但開發成功后,其廣泛利用更具意義。可以想象如果在可燃冰正式進入商用領域之后,對于汽車在新能源領域又將有一次新的技術革命!
未來的用車生活中,每月只需加1升可燃冰,即可完全滿足日常需要。期待可燃冰再也不會為了油品和油價而苦惱,更不用再讓汽車背上污染空氣的大黑鍋!
或在不久的將來,可燃冰將全面取代汽油,成為為汽車提供動力的主要能源。以后排隊加的不是汽油,而將是可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