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西醫)認為痛風是高尿酸引起的,但對于尿酸超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解釋不了,而是直接把痛風說成是無法根治的疾病。
服用西藥秋水仙堿,非布司他等藥物時雖能緩解疼痛,但不能徹底止痛。
服用別嘌醇,笨溴馬隆和蘇打片等雖能控制尿酸增長,但卻不能使尿酸降低恢復正常水平。
目前治療痛風大多采用藥物(西藥)降尿酸,由于此法見效快,可以短時間有效抑制尿酸的生成和增高超標,而被普遍使用。
藥物的種類大致如下:
①抑制尿酸生成的藥,如別嘌醇,非索布坦。
②抑制粒細胞和磷脂酶的抗痛風關節炎的藥,如秋水 仙堿。
③抑制近端腎小管對尿酸鹽吸收的藥,如丙磺舒,苯溴馬隆。
④將尿酸轉化為尿囊素,易被腎臟排泄,促進尿酸分解的藥,如拉布立酶,聚乙二醇尿酸酶。
秋水(colchicine),一種生物堿,因最初從百合科植物秋水仙(Colchicum autumnale)中提取出來,故名,也稱秋水仙堿。秋水仙堿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有選擇性的消炎作用,對一般的疼痛、炎癥及慢性痛風均無效。 秋水仙堿的毒性較大,常見惡心、嘔吐、腹瀉、腹痛、胃腸反應是嚴重中毒的前驅癥狀,癥狀出現時即行停藥,腎臟損害可見血尿、少尿、對骨髓有直接抑制作用、引起粒細胞缺乏、再生障礙性貧血。
藥物(西藥)治痛風的主要目的在于抑制和代替人體本有的免疫機能。
這種在偏面追求指標和速效心態下的治療結果只能是在短時間內起到了作用,可是一旦停藥之后尿酸升的甚至比之前的還要高,并且在長期吃藥的情況下,會肇成肝腎等臟器的損傷,引起風團兒,皮疹,過敏,皮炎,血小板減少,血尿,少尿,腎炎,腎結石,甚至腎衰竭等病癥,而使痛風最終無法治愈康復。
中醫怎么治療痛風?
中醫是可以根本治愈痛風的,依據中醫經絡理論,五行和臧像學雖指出痛風患者都普遍存在肝熱癥狀,由于肝熱導致尿酸增高,尿酸晶堆積于關節引發劇烈疼痛。
中里巴人在《求醫不如求己》第一冊第14頁《必須學會與疾病切磋》一文中提到造成痛風的原因,更明確指出治療痛風的方法。
引起痛風的原因是肝臟的解毒的功能弱了,尿酸,嘌呤只不過是肝臟解毒不完全的產物。這些年以來根據中里老師所言,通過實踐,痛風確實能根本治好,并非是不治之癥!
前不久,一個朋友給我打來電話,說困擾他5年的痛風不經意間就全好了。記得他半年前還擔心自己會被截肢呢。
那時他的痛風非常厲害,經常大半夜就被急救車送進醫院。我只告訴他要經常按摩小腿脾經,再加上腎經的復溜穴,以緩解肝臟的負擔,達到補肝的目的。(肝不可直接補,一補就上火,所以減少肝臟的負擔就是補了。)
而痛風就是肝臟解毒的功能弱了。什么尿酸、什么嘌呤,不過是肝臟解毒不完全的產物。不要被這些名詞所迷惑,而不知真正的問題出在哪里。他告訴我,他總共自己按摩也不過5次,突然有一天后背奇癢無比,他便找人刮了痧,出了滿背的黑紫痧,自那以后痛風再也沒犯過。
中醫治療方法:
①中醫按蹺療法的作用在于打通人體經絡,調節五臟六腑使其陰陽平衡,以提升人體本有的自我修復能力,具備對于痛風引發的紅腫痛,水腫,風濕等癥狀的基本恢復功能。
②中醫食療的作用在于首先有效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所引發的危害,其次是提供人體修復病患所必須的氣血能量,以輔助中醫按蹺療法成為痛風康復的所必要基礎條件。
③中醫循經火療法的作用在于促進氣血循環通暢,提升尿酸和尿酸晶的溶解代謝能力,輔助按蹺療法提高痛風康復的效率。
④清除體內多余垃圾毒素以減少對身體的進一步傷害。
歷經數年多例痛風康復的實踐證明:具有痛風5年以上的患者經1~2個療程的中醫非藥物療法調理之后,尿酸指標可以完全恢復到正常水平而不反彈,尿酸晶也完全可以溶解并排出體外,所以痛風也并非是治不好的病。
注:
由于因人和得病時間的長短而使痛風癥狀各有不同,這里就不一一詳述,如有需要再詳細告知其治療方法。
最后告訴大家,痛風有個特效穴位,用牙簽按壓50次很好的止痛效果。如果能用血糖針放血會有更好的效果。尤其急性期止痛很好,平時按壓很好的保健。
中指內側中間是三焦的位置,外力刺激或放血是強行刺激痛風者消極的三焦,上中下三焦一旦運作起來,水液輸送毒素到排毒器官,一切迎刃而解
如圖1
如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