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陳小斌
通訊員 廈公宣
一個賬號注資1萬元,每3天就能分潤680元及200元“銀票”,如此低投入高回報的“投資”您會信嗎?
這就是“水滋潤普惠金融”投資平臺嵌套受害者資金的做法。昨日,廈門警方對外通報“水滋潤普惠金融”投資平臺網絡傳銷案,涉案金額近5000萬元,涉及近6000名注冊用戶。
據悉,去年以來,涉眾型網絡傳銷犯罪活動日益突出,給廈門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帶來風險隱患。廈門警方聯合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開展排查整治和宣傳打擊等工作,并先后成功偵破“善心匯”專案、“瑤池集慶”專案等10起網絡傳銷案件。
“投資”平臺被套
醒悟才知上當
去年3月23日,集美警方接到市民羅先生報案稱,廈門聚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廈門水滋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水滋潤普惠金融”投資平臺涉嫌詐騙。
經了解,2016年12月底,經朋友介紹,羅先生加入“水滋潤普惠金融”投資平臺進行“投資”。他抱著嘗試的心態,在該平臺充值5000元。當看到陸續返利后,他開始利用不同的手機賬號和名字,進行“投資”,并先后介紹幾十名親戚朋友“投資”該平臺。
但沒過多久,“水滋潤普惠金融”平臺出現資金鏈斷裂。羅先生發現已無法從平臺正常取現,其投入的資金在該平臺被套牢,方才醒悟,遂向警方報案。
接到報案后,民警迅速展開調查,并將相關涉案人員緝拿到案。
發展會員返利
六千人受牽連
經審訊,聚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某懷承認,他伙同水滋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開發“水滋潤普惠金融”平臺,構建多達22個層級的傳銷管理體系。而后以投資為名,通過發展會員返利等方式,引誘人員在該平臺上參與傳銷活動。
經查,“水滋潤普惠金融”投資平臺于2016年11月28日開始運營。該平臺稱,一個手機號碼只能注冊一個賬號,一個賬號最多注資1萬元,最低1000元。
該平臺宣稱,如果注資1萬元,則每3天分潤680元及200元“銀票”。“銀票”可在加盟商家使用,并鼓勵客戶多拉人頭“投資”,給客戶以點數抽成。此外,加盟商家還需交2000元至3000元的加盟費。
至案發,該平臺已有1000余家商家加盟,會員人數近6000人,非法接收資金數額近5000萬元。案發時,會員在該平臺的資金賬戶均被清零,無法提現。
去年3月24日,郭某懷被抓獲歸案。今年3月14日,郭某懷因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參與傳銷活動 經濟損失不受保護
與傳統傳銷相比,網絡傳銷有何新特點?市民該如何識別?參與網絡傳銷有何后果?昨日,廈門警方與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做了詳細解讀,揭開網絡傳銷的“真面目”。
警方表示,網絡傳銷是指組織者或經營者,利用網絡平臺發展人員,根據被發展人員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來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繳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這是一種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違法犯罪行為。
據了解,近年來,以“金融互助”“股權投資”“購物返利”“虛擬幣”“微商”等為幌子,進行的新型網絡傳銷較為普遍,成為當前新型網絡傳銷的主流模式。
那么,網絡傳銷組織者、經營者、參與者,分別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警方表示,根據《刑法》及相關行政法規規定,傳銷組織內部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3級以上的,應當對組織者、領導者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由于傳銷的本質特征是通過發展人員參加,組成上下線人際網絡,實施違法活動,所以參加傳銷的人員也是違法者,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參與傳銷的違法人員所受的經濟損失,不受法律保護。
警方提醒,要切實增強守法意識和風險意識,防止成為傳銷鏈條的一環,不要被所謂的“快速致富”所誘惑。市民也要提高識別辨別能力,對發現和掌握的傳銷違法犯罪活動線索,要及時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反映。
(記者 陳小斌 通訊員 廈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