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茶葉一般說來是求新不求陳。當年采制的茶葉為新茶;隔年的茶葉為陳茶, 而兩者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一般來說,陳茶是由于茶葉在貯藏過程中受濕度、溫 度、光線、氧氣等諸多外界因素的單一或綜合影響,加上茶葉本身就具有的陳化性所致茶葉在貯藏中,其內含成分的變化是產生陳氣、陳味和陳色的根本原因。茶葉中 的類脂物質的氧化或水解可產生陳味。氨基酸的氧化和脫氨、脫羧作用使其含量降 低,導致鮮味下降。一些多酚類化合物因發生氧化、聚合作用而含量減少,結果茶葉 的收斂性減弱,滋味變淡而出現陳味,同時干茶色澤由鮮變祜,湯色、葉底也由亮變 暗。因此,無論從飲茶的品賞角度還是營養角度來說,大多數的茶葉還是求新不求 陳,陳茶是遠遠不如新茶的。
陳茶一般是不受歡迎的,但在眾多的茶葉家族中也有例外,即有的茶葉是越陳越 好,只有具有“陳香”品質才能算正宗。不過,這畢竟是少數。越陳越好的茶葉是我國 所特有的黑茶類中的某些茶,如湖南黑毛茶、廣西六堡茶、萬南普洱茶,它們都是陳茶 香氣好,新茶香氣差。另外青茶類中的武夷巖茶也是久藏不壞,越陳香氣越高,滋味 越醇。
那么究竟怎樣判斷新茶與陳茶?
首先,可以根據茶葉的色澤分辨陳茶與新茶。綠茶色澤青翠碧綠,湯色黃綠明 亮;紅茶色澤烏潤,湯色紅橙泛亮,這皆是新茶的標志。茶在貯藏過程中,由于構成茶 葉色澤的一些物質,會在光、氣、熱的作用下,發生緩慢分解或氧化,如綠茶中的葉綠 素分解、氧化,會使綠茶色澤變得枯灰無光,而茶褐素的增加,則會使綠茶湯色變得黃 褐不清,失去了原有的新鮮色澤;紅茶貯存時間長,茶葉中的茶多酚產生氧化縮合,會使色澤變得灰暗,而茶褐素的增多,也會使湯色變得混濁不清,同樣會失去新紅茶的 鮮活感。
其次,可從香氣上分辨新茶與陳茶。科學分析表明,構成茶葉香氣的成分有300 多種,主要是醇類、酯類、醛類等物質。它們在茶葉貯藏過程中,既能不斷揮發,又會 緩慢氧化。因此,隨著時間的延長,茶葉的香氣就會由濃變淡,香型就會由新茶時的 清香馥郁而變得低悶混濁。
最后,還可從茶葉的滋味去分辨新茶與陳茶。因為在虻藏過程中,茶葉中的酚類 化合物、氨基酸、維生素等構成滋味的物質,有的分解揮發,有的縮合成不溶于水的物 質,從而使可溶于茶湯中的有效滋味物質減少。因此,不管何種茶類,大凡新茶的滋 味都醇厚鮮爽,而陳茶卻碰得淡時不爽…
轉自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