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主訴:兩歲半,低燒37.5。早上去看醫生說是扁桃體發炎,給開的頭孢,沒要,就開了泡腳的,柴桂退熱顆粒,寶寶有過高熱驚厥,所以害怕,給吃了一包柴桂!
一、大便:大便一天一次,是黃色的,有點臭!一直有點臭(私聊媽媽說的)前面干后面是軟的
二、冷熱:不怎么喜歡蓋被子!
三、小便:有點黃
四、食欲:挺好的
五、睡眠:一般吧,從小一直趴睡
六、出汗:剛睡那會出挺多汗的 ,剛睡那會出挺多汗的睡覺時愛出汗,(私聊媽媽說的)
七、喝水:都是溫水
八、手心:感覺手心燙,腳心也有點熱, 手心潮濕(私聊媽媽說的)
九、其它:醫生說扁桃體腫大
十、病程:這幾天早上起來都有幾聲干咳,嘴唇干(私聊媽媽說的)喝水了就沒事,早上起來發燒了37.5。睡覺有點鼻塞一直都是素的多,大小米粥,今天也是大小米粥還有白花菜
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分析
正常:喝溫水,剛睡那會出挺多汗的,不怎么喜歡蓋被子
表:發燒,鼻塞
里:扁桃體發炎發燒,大便前干后軟,臭,一直有點臭,小便黃,手腳心燙,手心潮濕干咳,舌尖紅,舌苔后段白濕,嘴唇干。食欲好,
六綱結論:三陽+太陰,少陽+太陰為主
輕微太陽證據:鼻塞
輕微陽明證據:小便有點黃,手腳心燙,干咳
少陽證據:舌尖紅,扁桃體腫大,發燒
太陰證據:舌苔后段白濕,手心潮濕嘴唇干,大便前干后軟,一直有點臭
這個案例給的建議是:小柴胡顆粒+藿香正氣口服液,成人一半量,一天3次
反饋6.12早上
述:昨天吃了一次小柴胡,藿香吃不下去,晚上燒到38.3后來用藿香塞肚子后就睡覺了,早上摸著不燙了,不過感覺感冒了鼻子塞了
評:藿香還是要吃的,和在小柴胡里一起,味道還可以了,實在吃不下就塞肚臍,大便了嗎?
6.12下午
述:今天吃了兩次小柴胡,中午最高溫度37.9,后來沒有燒了,大便有點爛,不知道是不是吃藥的原因,有點酸臭,睡覺出很多汗,背是涼的,精神很好,飯量也可以,就吃大小米粥
評:可以停藥觀察了,繼續控制飲食+太極按摩養一周
原帖:兩歲半寶寶扁桃體發炎發燒37.5
http://dajia.zydp.org/question/8909下面就案例相關的知識點我們來一起學習下。
先說說常見的扁桃體發炎發燒的誤區:很多人以為扁桃體發炎是發燒的起因,事實上扁桃體發炎只是癥狀之一,跟發燒咳嗽一樣都只是癥狀,要進一步綜合辨證找出病根對證處理。這里用一個稍微專業點的術語講就是上焦阻滯了,也就是氣血流動不順暢了,主要表現在上焦或其它表到里的位置,局部的阻滯就會出現局部的熱證,出現在咽喉的情況比較多。比如:
咽喉:咽喉紅腫、扁桃體發炎、扁桃體化膿、嗓子不舒服;
嘴唇:嘴角發炎或長瘡、唇周發炎或長瘡;
鼻子:黃鼻涕、黃鼻屎;
耳朵:耳朵疼、流膿、中耳炎、抓耳朵;
眼睛:發紅、結膜炎、揉眼睛;
臉:臉上長東西。
以上所述的這些熱證通俗講就是上火了,陽明或少陽都會引起,辨證時都要綜合看才行。
比如積食引起,是因為食物在腸胃停滯無法正常消化吸收代謝排出來,導致的變化就是沒消化或部分消化的食物在胃腸內會堆積發酵發熱,中焦的熱往上熏蒸,會導致上焦的熱證,就會出現咳嗽、咽喉癥狀(紅、腫、痛、發炎等)、耳朵癥狀(摳耳朵、中耳炎、流膿等)、舌尖紅等等。判斷少陽引起一般是用排除法,上焦熱癥屬陽癥,排除了積食,一般認為是少陽。
再來說說很多人都恐懼的驚厥,臨床發現有驚厥史的小孩都有錯誤或過度治療的歷史,比如之前生病都是去掛水、用抗生素、寒涼中藥壓制癥狀,或者發燒老是使用退燒藥等,極少數是與先天體質有關的。很多媽媽會以為發抖就是驚厥了,其實發燒時發抖與怕冷時發抖是一樣的,都是機體的自保反應,試圖讓津液快速往體表輸布。可以想象一塊浸濕的毛巾,你把毛巾抖一抖,是有助于水濕均勻分布的。
驚厥其實是津液瞬間缺失導致,因為發燒時身體需要消耗津液,而如果產生津液的能力不足,就會導致發燒時部分機體缺乏津液濡養,這個時候人體的本能反應,就是開始抖動和抽搐,讓津液快速均勻分布。捂(搓、敷)熱位于神經末梢的手腳,也可以讓津液往體表輸布,手腳溫暖了說明津液足了(連最遠的四肢末端也能夠到達了),身體就不會(不需要)繼續發抖了。
驚厥跟發燒溫度沒有關系,只與小孩當前的體質狀況、與當時產生津液的能力有關,有的小孩發燒38度就要驚厥,有的發燒41度了還是精神正常。而退燒藥一般會導致大量出汗,那就會喪失大量津液,肯定加速驚厥;也有用退燒藥后沒出汗,但是也很快就驚厥的,這是因為雖然沒有出汗,但是退燒藥會導致津液開始往體表走,這樣的話對于津液本來就不足的小兒來說,體內的津液就更不足了,所以也可能加速驚厥。
有驚厥史的孩子首先就是要正確處理每次的發燒,避免再次傷害,避免體質越來越差。還有就是平時可以找靠譜中醫調理脾胃,脾胃是產生津液的源泉,脾胃調好了,發燒就不會驚厥。
這個案例中的趴睡想必大家也經常遇到,這里一般有兩種情況:
不貼床(撅屁股)或者孩子特別喜歡趴或貼住一些例如涼席之類的可以降低腹部體溫的物件時,要懷疑有實熱的可能,這時候可能還會伴有滿床翻滾的情況;
而貼床多有虛寒,因人體本能地尋求被褥帶來的體感來溫暖胃部,也就是所謂的脾胃虛寒,虛寒表現出來的癥狀還有眼瞼下方發青或紫紅,屁股背部四肢淤青,鼻梁青筋等等,當然具體還是要綜合判斷避免誤判。大家常說的胃不和寢不安一般就是以上兩種情況造成的。
說起“胃不和,寢不安”,不得不多說幾句。從西醫的角度說:因為人體進入睡眠狀態后,身體的臟器也隨之活動減緩,如果晚飯進食過多或者過于葷腥油膩,甚至睡前宵夜,會使得本已要進入休息狀態的脾胃被迫恢復工作狀態。脾胃不得休息,會連環影響到其他臟器,不少人睡前吃多了會整夜做夢便是這個緣故。想想看,成年人的脾胃尚且如此,更何況脾胃功能尚在發育的孩子?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人體的陽氣是隨著太陽的起落,早起生發,至午時最盛,下午開始轉陰,身體陽氣開始收藏。消化食物是需要耗費身體陽氣(理解成氣血也可)的,西醫謂之“熱量”。如果在身體藏陽的夜間進食過多或過于葷腥油膩,身體本已收藏起來的陽氣(氣血)被迫調動至脾胃進行消化吸收工作,也就意味著身體其他部位的氣血要趕來脾胃幫忙,這對身體其他臟器的影響可想而知。換言之,此時分布在體表的氣血向里走至脾胃幫忙,等于體表的衛兵都離崗不在位了,病邪也較易趁虛而入。
下面簡單說說常用中成藥里的柴桂退熱顆粒,小柴胡顆粒,藿香正氣液。這三個藥有個巧妙的共同點,就是很多人以為可以拿來退燒。下面按照六綱說說各自的側重處理點。
柴桂退熱顆粒:太陽少陽為主,兼顧一點陽明。大家可別看寫著退熱兩個字就認為是退燒藥,一發燒就上,要分清楚側重點在哪里。詳細解讀看課程08
http://dajia.zydp.org/m/article/40小柴胡顆粒:少陽為主,兼顧輕微的太陽和陽明,比如剛才案例的情況就適用。發燒是陽癥為主,太陽不明顯,陽明也不明顯,那么就考慮少陽了。很多西醫也愛開這個藥來當退燒藥,多數也能蒙對,但請記住不要吃西醫開的中成藥,因為西醫不經辨證濫用中成藥的幾率非常高,也不要吃中醫開的西藥。詳細解讀看課程07
http://dajia.zydp.org/m/article/38接下來要說說藿香正氣口服液了。太極藿香正氣液來源于千年古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處方:“藿香正氣散”。其劑型先后有散劑、丸劑、水劑、片劑等多種劑型。有酒精的是藿香正氣水,小兒一般不用,除了液體不含酒精的,還可以選擇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膠囊,藿香正氣散,藿香正氣合劑,藿香正氣滴丸等其他劑型。詳細解讀可以看課程03
http://dajia.zydp.org/m/article/34 以及
http://dajia.zydp.org/m/question/7891 藿香正氣口服液:太陽太陰,照顧輕微太陽,側重照顧太陰,明顯有濕的情況用這個藥會很有效果。那么怎么看出有濕呢?個人經驗來說,以下這些情況都是濕的表現:
1 舌苔看著濕噠噠,或舌頭邊上有齒痕,或舌體胖大
2 大便粘馬桶,有種排不盡的感覺
3 總覺得怎么也睡不醒,睡覺時會流口水
4 手心潮濕等等
多數人認為藿香只針對中暑,其實中暑就是被濕氣所困,表現出頭疼(太陽)頭暈(太陰水飲上逆)肚子疼(太陰)等癥狀,但是我們學了六綱辯證后這個藥就很好用,搞懂了原理很多情況都能靈活運用了。比如夏天濕熱發的痱子,可以用藿香正氣水直接擦或者稀釋了擦或者直接倒一瓶混合洗澡水泡澡,比如寒濕體質吃多了水果增加了體內濕氣導致的肚子疼咳嗽,夏天吹多了空調涼了肚子引起的肚子疼拉肚子,又比如積食咳嗽厲害時為什么會用到藿香正氣液,我們來看看下圖理解下。
接下去發的圖(大家稱之為西米語錄)請大家保存好之后慢慢回味思考,包括前面這張積食咳嗽的文字截圖,都是我們平時積累的一些通俗的解釋,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加深理解。
最后給大家幾點溫馨提示:
1 回答社區十問要盡可能詳細,辨證才能更準確,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幫助。
2 發了帖請記得每天查看下回復,及時主動反饋給回帖辨證過的同學。
3 能拍舌苔照都盡量上傳,有文字描述更好。
4 生病期間忌口有利于控制病情,病好了記得養一周防止反復。
5 食療也好,外治也罷,都要辨證再用,錯誤處理不如不處理。
6 大群人數眾多,個案討論請發帖,傾訴發泄請隨意,一對一咨詢請下APP (目前只提供安卓版,蘋果版敬請期待。下載地址
http://t.cn/RLyb4Ce)
今天的課程就到這里,感謝大家抽出寶貴時間來聽我們叨叨,二陳班作為第一批中級班,羊爸群的老人,見證了很多媽媽通過這個平臺受益。一個醫生,看再多病人也是有限,作為受益于這個平臺的二陳班同學,我們愿為了傳播中醫育兒盡綿薄之力,利用我們的閑暇時間,在群里聊個天,在社區回個帖,盡可能幫助大家一起學習起來,成長起來,為了大家以后都能游刃有余地解決自家孩子的小痛小病而一起加油吧!如果大家覺得今天的聽課有所收獲,請給二陳班投上您寶貴的一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