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效課堂
何謂高效課堂?
其一、所謂高效課堂,一定是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在新課程條件下,我們強調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是時髦的理念,而是保證課堂高效的必需。
其二、所謂高效課堂,就是在具體的一節課中學生能達到厚積知識,破難解疑,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的境界。
其三、高效課堂應該讓孩子們過得心情舒暢,有良好的安全學習心理環境。高效的課堂即學生學習的高效。為什么就不可以少講,有針對性地講,把學生的作業消滅在課堂中呢?
課堂教學評價的五條標準
一是在教師講授上“限制”,控制教師講授時間,一般情況下要求教師講授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講就要精講,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是指講重點、難點,講易錯、易混、易漏點,講規律和方法;“三不講”是指學生已經會了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懂的不講。
二是在學生學上“放開”,在教學“真問題”的引領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包括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放開、學生的思維要放開、學生的交流要放開、學生的學習結果要放開。
三是在互動上“多維”,要做到“多維互動”,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學中介的互動。
四是在講練上“結合”,做到練習---檢測---反饋---矯正連環跟進。
五是教學模式要“有效”。不管何種教學模式,都要看學生是否經歷了認真的思維過程,是否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使用恰當的學習方法,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根據這五條標準,各學科又分別制訂出比較全面的評價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