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前瞻經濟學人APP為您提供相關數據分析:
“智慧教育”是指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無線寬帶網絡為代表的一批新興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智能設備和互聯網等為依托,以教育資源建設為中心,以各項配套保障措施為基礎,以深入實施教育體制改革為主導,全面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智能化的現代教育體系。
“智慧教育”是政府主導、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構建的現代教育信息化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兩大塊:在線教育市場和教育信息化市場。根據《2018-2023年中國智慧教育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0年我國智慧教育市場規模低于900億元,截至2017年末,我國智慧教育市場規模超過454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2.86%。
圖表1:2010-2017年中國智慧教育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在線教育最初發展于90年代的網校,2010年后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涉及在線教育,下圖為我國在線教育發展歷程:
圖表2:在線教育發展過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市場需求大,2020年規模有望過3500億
2017年9月1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開始實施。隨著教育部重視創客和STEAM教育、“三通兩平臺”建設加大投入、PPP模式開始試點、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前沿科技逐漸趨于成熟,這些都為教育產業發展創造了環境利好,“智慧教育”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截至2017年6月,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44億。前瞻預測到2020年我國智慧教育市場規模超過3500元,到2023年超過5000億元,由此可見市場前景較好。
圖表3:2011-2017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變化(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4:2018-2023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呈現井噴態勢,各方資本加速布局,市場競爭激烈
巨大的市場誘惑力,也吸引了各方的關注。線上的企業出現了激烈的市場爭奪戰,有致力于K12教育領域的各大在線教育網站,如新東方、猿題庫、梯子網、365好老師等網站;有致力于消除家長與學校溝通壁壘的各類APP,如蜻蜓校信、天天上、校內外、翼校通等;有致力于為智慧教育提供從硬件設施到軟件配套的解決方案的網站,如中國硅谷在線;有致力于將教育行業電商化的電商網站,如淘寶的淘寶大學、騰訊的微講堂等。
同時,行業也面臨著優勝劣汰。2015年以來,在線教育的發展獲得資本的青睞,行業投資事件頻繁發生,有效的推動了行業的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生兒數量增多,教育方面的支出比重與規模也將越來越高,我國教育市場將迎來更進一步的發展。可以,在線教育行業的投融資將更加頻繁,行業內兼并重組也將更加激烈。
圖表5:2015-2017年在線教育行業典型投融資案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依托于人工智能的發展,行業模式摸索創新
近年來得益于移動數字技術得高速發展,以智能錄播系統、交互智能電子白板、實物視頻展臺、電子書包為代表的智慧教育產品流行市場,同時智能語音技術、網絡視頻通信技術等新技術也不斷擁入在線教育領域,進一步加快該行業的發展步伐。
不過必須說明的是,當前在線教育僅僅只做到了資源線上化和私人教育,并不足以撐起智慧教育的概念,先進科技和以人為本,兩者結合是教育領域的關鍵詞。其中,近年來比較火熱的人工智能無疑是智慧教育領域發展的重點。
就目前而言,不同平臺針對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用法和理念仍然不同。例如在線教育企業滬江網,強調人工智能是教育的未來,進而推出了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在線教育產品,希望以人工智能技術打掉對老師的依賴。
如起家于成人英語市場的51Talk,則更強調以人工智能加強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包括智能語音識別、智能互動課堂、智能機器人等產品,均以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為核心,改變簡單的信息傳播教育模式。
雖然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先進技術可以在多個層面應用于教育領域,但作為教師和學生作為人與人之間的言傳身教、方法論傳遞、思維啟發、價值觀傳播等教育內涵,均無法由機器來取代,所以教育仍強調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