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前幾年未畢業期間,大學的同學就迷戀于《最強大腦》,在智商碰撞中驚嘆,看望著各路神仙顯神通,這簡直,比看武俠劇還過癮。
最強大腦
單單看個人榮譽,隨隨便便輕輕松松就是各種金牌各種獎學金,羨慕之余,只剩下驚嘆。
但是出乎人醫療的是,《最強大腦》出現了“別人家的父子”,40歲父親陪著兒子一起參賽,自己也晉級,排名比兒子還高,網友驚羨:別人家的父親!
他,就是凡正陽的父親,陪兒子練兵的他,變成了與兒子并肩作戰。
上陣父子兵
要知道,在一群二十多歲的天才中間,40歲的他還能脫穎而出,真的是!!!40歲的腦子,在《最強大腦》中,肯定不被看好,畢竟這場腦力競賽,屬于年輕人。
最強大腦
正如用久了的電腦一樣,一方面是處理問題的速度下降,一方面是在日益更新的外界來說,是跟不上的。
上陣父子兵
要知道,這其實不是第一隊父子兵,在第一季的“蛋叔”李勇跟他兒子李云龍,觀察力超群和記憶力出眾。而凡廣寬和凡正陽則是改版之后《最強大腦》的第一對父子兵。
談起凡正陽的教育方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言傳身教。做父親的他陪孩子一起學習,玩游戲,探討難題,有問題了就一起解決,這就是教育。凡正陽在父親的培養下,成績好的同時,還研究了購物促銷的方式,破解各路商家的套路。
《朗讀者》中,李亞鵬分享了他和他女兒李嫣的故事:李嫣在5歲時,就可以在不需要多大幫助下,征服海拔2000m、十幾公里的路程了。
李亞鵬李嫣爬山
李亞鵬陪孩子一起做很多很多事,觀察氣候,多次參觀故宮。
在李亞鵬眼中,教育僅僅就是言傳身教,因為從小,孩子眼中只有父母,父母做好了,孩子才會做好。
董卿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董卿
因為父親酷愛讀書,董卿也早早喜歡上閱讀,如今,閱讀早就成為習慣,董卿也將自己的習慣,送給了自己的兒子。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開醫館家里的孩子往往比別人更加注重生活,注重身體;老師家的孩子往往更加認真,更加專注;有個愛健身的父親,孩子的身體,自然也是會越來越好。
當然你也會發現,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強迫孩子去努力學習,去看書,自己在一邊玩手機,看視頻;嘴里說著要多鍛煉,其實父母自己的身體,早就癱在沙發上,不想動彈。
言傳身教,比任何指導都有用,我們不必去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我們應該做的是改造自己,進而影響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