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山色”
—— 張晨初、李詩文、王大志三人作品展
12
李詩文
1972年出生于中國安徽省桐城市。1995年于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本科畢業。2003年畢業于上海油畫雕塑院首屆油畫創作研修班。曾任職于上海書畫出版社、朵云軒、中國國家畫院。現任職于上海油畫雕塑院。
個展
2011.6 遷城——李詩文作品展 上海
2011.10 都市表情——李詩文作品展 臺北
2013.8 相遇——李詩文作品展 上海
2015.11 微山水——李詩文作品展 上海
秋山
2016年
36 x 54 cm 水墨宣紙
人過四十,遠行的方向即是回歸,向著少年出走的地方。這些年,我漸漸在畫油畫的同時,伺弄起水墨。盡管油畫是我科班學習和多年實踐的專業,但水墨對于我來說不止是一種繪畫語言,更是一種自幼耳濡目染的文化修養、傳統和精神依靠。我的創作穿行在尚意、重感悟的中國水墨造型傳統,和重理性分析構建描寫的西方藝術傳統之間,力圖不落兩邊,也不離兩邊。水墨的淡雅與敏感,油畫的厚重與濃艷;兩種方式在我的創作中相互補益、交替并行。我常在素材啟示下了悟一種心境,然后分別使用水墨和油畫來深化和呈現它。對于我來說,表現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趨近一種境界,獲得自由和超越。
山境 19
2016年
100 x 200 cm 布面油彩
山境 13
2016年
120 x 180 cm 布面油彩
中國傳統的包容萬物的自然觀,決定了他獨特的藝術造型觀。宗炳在《山水畫序》中說“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昧象。至于山水,質有而趣靈。”中國古代畫家善以含道映物、澄懷昧象的方式,獲得質有而趣靈的山水意象。輕物理寫實,重性靈抒發的寫意造型是中國繪畫的特色傳統。在中國傳統的水墨繪畫中,意象的營造不止是擬物傳神和揭示心物映照,而在于超越一時一事,臻達那種“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空靈妙境。破除小我執念,個體之物在與大千造化的共振中方能獲得自由和超越,合于天人為一之境。這既可作為一種藝術理想也可作為一種人生理想。
林泉幽致
2016年
70 x 47 cm 紙本水墨
山境 16
2016年
150 x 210 cm 布面油彩
無論是中國文化里的天人之境,抑或是陶潛詩歌中“托體同山阿”的終極情懷,指向的都是:走出物欲困境,尋找心靈的自由與歸宿。如今我深陷當代都市,現實的桃源難再尋覓,能做的只是力圖通過作品實現對于山川的體認與熱愛、對于變動不居的世界超然以及對于消費文明的疏離與反思。
星光
2016年
120 x 80 cm 布面油彩
山境 20
2016年
120 x 180 cm 布面油彩
山境 15
2016年
100 x 150 cm 布面油彩
所以,故土為岸,水墨作舟,歸去來兮!
—— 《向著回歸遠行》
李詩文
開幕酒會:2017年2月17日 下午3:00
展覽日期:2017年2月17日——3月5日
10:00——17:00
主辦單位:美博藝術中心
承辦單位:美博美術館
協辦單位:《美術博覽》叢書
媒體支持:美博在線 www.mei-bo.net
閔行區政府網站 www.shmh.gov.cn
上海閔行官方微信 shmhweixin
地 址:上海市閔行區黎明路88號 美博藝術中心
屆時歡迎您前來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