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花物語——屬于大眾的原創(chuàng)文學平臺!
點擊上方藍字關(guān)注 燈花物語
玩味旅游三境界,不由聯(lián)想到人生的三境界,有人借用王國維的讀書三境界的來談?wù)撊松辰纾舷壬f,“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于是有人解釋說,第一境界以西風刮得綠樹落葉凋謝,表示當前形勢相當惡劣,而他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樓,居高臨下高瞻遠矚,看到遠方看到天盡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說明他能排除干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勢發(fā)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爭的主要矛盾。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礎(chǔ)。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決心,只有具備了這個條件才會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為此決心而努力奮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終不悔”。就是說盡管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還要堅持奮斗,繼續(xù)前進,為了事業(yè)一切在所不惜。在這個世界上干什么都沒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創(chuàng)新,也要善于等待。這是執(zhí)著的追求,忘我的奮斗。 第三境界是指在經(jīng)過多次周折,經(jīng)過多年的磨練之后,就會逐漸成熟起來,別人看不到東西他能明察秋毫,別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領(lǐng)悟慣通。這時他在事業(yè)上就會有創(chuàng)造性的獨特的貢獻。這是功到事成。這是用血汗?jié)补喑鰜淼孽r花,是用畢生精力鑄造的大廈。
孔子說:五十而不惑。“人生不滿百”,年過半百自然就是臨界點,也可以說是中分線,猶如山峰之巔,千辛萬苦的跋涉上去,站在上面鳥瞰來的山路雖然曲曲彎彎但清晰可見,回首往昔,該幻想的想了,該做的或多或少做了,成功的歡樂有、無限的遺憾也不少,總之都隨時光流走了;俯瞰山的那一面雖然是不可預測的下坡,前途未卜,但由于已走過那段上山的路,積累了經(jīng)驗和教訓,應(yīng)該對未來的路如何走得更好充滿自信,表現(xiàn)出更多的從容。人生到這個境界,就要隨遇而安,把過好快樂的每一天當作要務(wù),談不上爭強好勝,卻不應(yīng)該無所事事地消磨大好時光,快樂的生活、快樂的學習、快樂的工作,快快樂樂度過每一天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和相知相伴的人共度美好時光,此人生第三境界也。一天孔子和他心愛的四個學生談人生,學生曾子的話打動了他,原來人過中年的老夫子這時的理想不再是做外交家、軍事家或者經(jīng)世救國的理論家,而是向往著在暮春三月,輕裝出發(fā),約上幾個志趣相同的好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涼,一路歡歌笑語。人生的第三境界其實倒是簡單自然,回歸平淡,活得悠閑自得,這使后世的一位學者深受感動,讓他連自己的名字也改了,他就是金圣嘆。
編輯/楊關(guān)慶、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