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配置自己的資產,如何制定出適合自己的理財規劃方案,這是一個漫長的道路,先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即要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知彼則是對要對市場上的理財產品有所了解,都是建立在不斷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本集合帖內容主要參考以下三個帖子:
Caroline9講DIY自己的理財規劃方案理財講堂6筆記:byjun講投資規劃布局八零后夜半三更談理財規劃·更新至【玩轉儲蓄】一、知己,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理財理的不是錢,而是人。理財三部曲,過去,現在,未來。搞懂了這個,
我們理財投資才有方向,才能控制好節奏,做到心中有數。
所謂過去體現在我們現有的資產跟財務狀況,現在是我們現有的收支跟儲蓄能力,而未來是我們努力為之奮斗的目標。所以要做一份切實可行的財務規劃方案,首先要做知己——對自己和財務的全方位了解,才到知彼
1、 測試你的風險偏好風險偏好是指為了實現目標,投資者在承擔不確定的風險時所持的態度。這就這涉及到客戶風險偏好的分類,一般來說分為:非常進取型、溫和進取型、中庸穩健型、溫和保守型、非常保守型。
財友們是不是很好奇自己屬于哪類型的風險偏好呢?一般在銀行網站上都有相應的風險評測,大家可以去測試看看
風險偏好決定理財產品 測一測你屬于哪類2、處在理財周期的哪個階段生命周期理論是由F·莫迪利亞尼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R·布倫博格、A·安多共同創建的。
該理論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提供了全新的解釋,它指出個人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計劃他的消費和儲蓄行為的,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實現消費的最佳配置。
由此延伸到理財領域,即為家庭生命周期的應用。它分為四個時期:家庭形成期(建立家庭生養子女)、家庭成長期(子女長大就學)、家庭成熟期(子女獨立和事業發展到巔峰)和家庭衰老期(退休到終老而使家庭消滅)。
家庭應當根據所處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結構的理財。即一個讓你將綜合考慮其即期收入、未來收入,以及可預期開支、工作時間、退休時間等諸因素來決定目前的消費和儲蓄,以使其消費水平在一生中內保持相對平穩的水平,而不至于出現消費水平的大幅波動。
下表為四個不同階段的特征,大家對照看看自己與哪一個相符 具體內容:【理財早知道】生命周期理論 不同階段的理財配置3、理財的目標是什么一般而言,投資者在理財過程中會產生兩種支出:義務性支出和選擇性支出。
義務性支出也稱為強制性支出,是收入中必須優先滿足的支出。義務性支出包括三項:
第一,日常生活基本開銷;
第二,已有負債的本利償還支出;
第三,已有保險的續期保費支出。
收入中除去義務性支出的部分就是選擇性支出,選擇性支出也稱為任意性支出,不同價值觀的投資者由于對不同理財目標實現后帶來的效用有不同的主觀評價,因此,對于任意性支出的順序選擇會有所不同。根據對義務性支出和選擇性支出的不同態度,可以劃分為后享受型(螞蟻族)、先享受型(蟋蟀族)、購房型(蝸牛族)和以子女為中心型(慈鳥型)四種比較典型的理財價值觀。以下圖表就是這4種理財價值觀的理財特點及使用的投資品種。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4類理財價值觀是為了用作分析,將其分為極為典型的4類。
在現實家庭中,理財價值觀肯定不會如此典型,會介于幾種類型之間。因此,具體的運用過程中就要根據情況,進行比例調整。
參考帖子:理財為房為退休為子女 從目標看理財法
4、 財務狀況了解自己的財務,需要從三個層面:收支,資產負債,財務目標。
a、收支明細 做收支明細表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很繁瑣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們需要通過這個過程來了解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儲蓄方式。
b、資產負債資產負債表可以顯示家庭目前的財務狀況。家庭資產負債表在理財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為,如在優化家庭消費結構、幫助家庭資產快速增值、建立個人信用評價體系等方面發揮重大的作用。
這個資產負債表是由byjun制作,是一個有著7 個月成長歷史的理財利器。
表格如下:
表格上的數據可以自己填寫,對于表格明細不清楚的,請參考:
【投資利器分享】·【資產負債表】V3.0版產品說明書二、知彼,了解理財產品 目前大家比較熟悉的投資渠道有活期、貨基、理財產品、股票、基金(不包含貨基)、貴金屬、外匯、期貨、國債、定期存款、投連險等等,這些知識大家可以到投資攻略版查看精華帖學習,也可以向牛人請教,如
byjun,
kitty_he0208,保險如
白落,
lxgabcd,基金如
kingysu,
scdengyu,基礎性的理財知識,可以訂閱這幾個精選集
理財早知道、
豆說網貸、
文侃基金,專業系統的可以參考理財講堂內各理財師和理財高手的講解
理財講堂筆記匯總(第1-16課),還有理財書:
理財路上好書相伴,理財書匯總及電子書分享因為資產配置會考慮到理財產品的風險,這里按照資金的流動性和安全性來劃分一下:
第一類:流動資產,也就是風險低、流動性強、收益低的投資渠道:活期、貨基,
還可以包括期限在一個月以內的理財產品。參考年化收益在3%左右。
第二類:低風險長期資產,流動性要差一些,收益略高些:債基、國債、定存、
還有期限在一個月以上的理財產品。參考年化收益在5%左右。
第三類:高風險資產,長期收益高,流動性不可測,因為有可能套牢:股票、股
基和混基、貴金屬、外匯、期貨、投連險等。
三、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是一種投資組合技術,其目的是建立多樣化的資產類別,以達到平衡風險的目的。資產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單一資產的風險,是投資組合管理的重要環節。每個資產類別有不同程度的收益和風險等級,從而在一段時間內各種資產表現會不同。
在資產配置中,總結了一些配置的定律和不同階段的分配策略,以下3個是比較常見的方法:
1、4321定律此外,還有其他定律,如80定律,31定律等,具體請看:
理財指導書里的定律法則這幾個定律我們可以運用做一些參考,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對于自己的理財,規劃還是要切實的結合自身的家庭實際情況來判斷。
2、金字塔原理
理財金字塔的原理是:最底層較寬較穩健,它是建立理財規劃的基石,包括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如儲蓄、保險、國債等等;中層是年期、風險、回報都在中等水平,如企業債券、金融債券、優先股、各類基金等等;頂部較窄,投入資金不多,承擔風險多,收益相對較高的具有進取性的投資產品,如房產、股票、期貨等等。
金字塔的尖頂有多高,底邊有多長,要根據建設金字塔的人本身的希望,需要和能力,而這些東西又要視投資者的年紀,收入穩定性,資金規模,預計投資年期,稅收政策,流動需要等等而定。經常大家見到的資產分配比例有以下幾種:
532型(最常見,適用于絕大多數人,特點是穩健,收益相對較好)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資產分配方式,將50%的資產投資于固定收益類產品中,在這其中,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保險,國債等等的分配比例也是有些學問的,一般來說活期存款以留足個人六個月的月支出為限,保險的開支以個人年收收入的10%——20%為優,定存和國債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安排。30%的以各種投資基金和各類債券來安排,20%投資于股市。這種配比方式適用于絕大多數人,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士;其特點是穩健,收益也相對較好。缺陷是對于追求較高收益的人來說,收益還是不能讓他們滿意的。
433型(進取型,適用于30歲以下年輕人或投資經驗豐富者)于同足球賽中的陣型一樣,這是一種進取型的理財方式,比較適用于30歲以下年輕人或投資經驗豐富的人,及風險偏好人士,增加了高風險部分的投入,也就是說增加了理財者親自出馬參與直接投資的部分,可充分滿足其追求高收益和成就感的心理。
442型(攻守平衡型,35歲左右的人比較適用)是一種平衡性資產分配方式,攻守平衡,難點在于中層的40%的具體安排,在債券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應多投入一點,股票型基金還是不要超過15%為好,35歲左右的人比較適用,因為它進可攻退可守,在經濟不明朗時可變為5---3---2,在經濟形勢好時可變為4---3---3。
3、不同生命階段對應不同的配置在前面的自我評測中,提及到了四種理財生命周期,這里進行細化,根據不同階段,相應的理財配置需要進行調整。
總之,要合理配置自己的資產,要首先明確自己的理財目標,再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基礎上,考慮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綜合規劃自己的資產。資產配置是因人而異的,絕對不存在最佳標準,按需求配置資產才是最恰當的理財方式。
如果對自己的規劃想要有更多的意見,可以到
理財規劃版塊發帖,會有熱心的財主進行解答。
要想查看其他人的配置,可以查看這個帖子:
大膽曬出你的理財配置轉自http://bbs.wacai.com/thread-3055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