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畫,把生活和藝術在土地上,變成鮮活的生命。
梵高生前曾有一個心愿“總有一天我會找到一家咖啡館展出我自己的作品”。梵高去世百年,歐洲爭相為他建造規模宏大的美術館。
130年前的1887年,梵高來到了巴黎,在印象派的影響下描繪花卉;特雷克、埃米爾·貝爾納、西涅克和高更及其他印象派畫家,發現了“光明的繪畫”,印象派美展舉行,會上展出修拉的《 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梵·高采用了新的點彩技法。
梵高的調色板變得愈來愈明亮,他接觸到日本版畫,同畢沙羅、德加、修拉、塞尚相識并交往。在巴黎見到蒙克。向往陽光更為明亮灼熱、色彩更加強烈瑰麗的法蘭西南部,創作《 唐吉老爹》,開始繪制向日葵連作。
“我的冒險,不是靠主動選擇,而是被命運推動。”——梵高
《收獲的景象》
畫面被一片藍色占去了大半,淺如海藍,深似墨團——難以揣度的愁楚與痛苦的凝結。連花葉也綠中偏藍,緣情隨性的。那憂郁的藍色屬于他,伴著生命而來。構圖上,鳶尾花的整體造型 “內傾”,與左上角的一簇野菊呼應。野菊的赭紅,與土壤色系相諧。赭紅與藍——一種躁動的情緒總在對話憂郁的述說。
梵高經常在晚上光顧離他住所不遠的咖啡館。咖啡館的耀眼燈光和布滿天空的星辰,激發了他作畫的熱情。這幅畫上,用黃和藍來表現一種獨特感受。畫中被燈光照成黃色的咖啡座和藍色星空的對比,使整幅畫顯得很美,洋溢著一種平和的詩意。梵高曾說:“對我來說,晚上看來比白天更有活力,更有豐富的色彩,晚上作畫,看天上有閃爍的星星,地面有燈光,一幅很美的與安詳的作品。”
素描手稿
阿爾勒的臥室 阿姆斯特丹文森特·梵高博物館藏
梵高用自己的勤奮最終走上人類世界藝術頂峰。
130年前,梵高來到法國南部田野。陶醉這明麗的一望無際的原野中。自然的色彩竟然有這樣絢爛,他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眾人眼里的瘋子,就是人類世界最偉大的畫家梵高,這個時期,這片美麗的田野,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油畫作品誕生了!
法國南部的阿爾勒(Arles)小鎮因梵高而聞名——梵高被送往精神病院之前,曾在這里完成了三百多幅畫作。
130年前,凡高離開巴黎來到阿爾勒。這是個陽光充足,充滿生命氣息的小村莊,激發了凡高的創作激情。可以說,在阿爾勒的這個階段,是凡高一生中最輝煌、最精彩的部分。
梵高他很享受,對畫的態度可以證明這一切,繪畫讓他充滿激情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給提奧的信中他曾這樣寫道“今天我帶回來一幅有吊橋的油畫,有一輛二輪小馬車從橋上走過,背景是藍天,河也是藍色的,河岸是桔黃色的,岸上長著綠草,有一群穿著襯衣與帶著五彩繽紛便帽的少女。
梵高也正是在阿爾勒小鎮畫出了著名的《星空下的咖啡館》,該咖啡館也成了游客朝圣之地——它已改名叫“梵高咖啡館”。
梵高帶給阿爾勒的盛名,阿爾勒是世界上生活最舒服的小鎮之一。
梵高一生都不敢把自己稱作畫家。100年以后,瘋子的《向日葵》420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沒有胡須的梵高》7150萬美元天價!今天,梵高的家鄉,荷蘭的小鎮,公路兩旁邊連綿數百里全種上向日葵,每年大批為梵高而來的世界各地游客,來紀念這位給向日葵注入了藝術血液的偉大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