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發麻,大家可能很少有這體會。因為,一旦出現,就說明身體已有嚴重偏頗了。
還記得有一次,和老師一起外出時,遇到一長輩。他說自己最近總是感覺舌頭發麻,而且面色發紅,說話時,聲音特別響亮,再觀其脈象,發現脈象略弦,舌頭略顯發紅。
而且,據患者自述,有長期的高血壓史。還補充到,最近的一段時間內,臨近下午時,就特別容易頭暈。
于是,老師就告訴他,一般這情況,就一定要警惕腦血管病的發生。而舌頭發麻,就是一個很不好的預兆。
就順手寫下了一個組方:天麻兩錢,鉤藤兩錢(后下),石決明三錢,川牛膝兩錢半,山梔子兩錢,黃芩兩錢,益母草三錢,杜仲兩錢,桑寄生兩錢半,夜交藤三錢,茯神兩錢。
其實,上述的這個癥狀就是,肝陽上亢、肝風內起。要知道,我們身上的諸多不適,就比如說麻木、瘙癢等,這類現象一經出現。我們首要考慮的是不是體內有風邪。就上述患者而言,則是肝風內動,從而導致舌頭發麻。
當我們到了一定年齡,就容易出現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的一些。此時,首要問題就是肝陰不足,所以就會導致我們舌紅、脈細、口干,易口渴等情況。其次則是肝陰虧虛,陰不斂陽的情況。而肝陽上亢的發生,其直接表現就是頭暈、高血壓、臉紅、易怒、脈弦等情況的發生。
而肝陽上亢后,肝風就會隨之所動。于是我們就出現了局部的肢體麻木,語言不利,甚至可能會神志不清。那么此時就需要高度注意,因為到了這一步,就會有腦中風的危險。
要如何應對?
遇到這類情況,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把肝風平息下去。而天麻鉤藤飲,就是養陰、平肝、熄風的。這其中,用天麻和鉤藤來熄風;用石決明清肝熱;梔子、黃芩來瀉火;川牛膝可以引血下行;益母草能活血化瘀;杜仲、桑寄生可以補肝腎;夜交藤和茯神可以安神定志。
總的來說,若是出現了諸如舌頭麻木、肢體麻木,或是頭皮、面頰麻木時。我們就需要把肝風內動,陰陽失衡的因素考慮在內,而這,正是心腦血管病的發病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