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學習從宋元入手基本在院校教學中形成共識,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山水畫教學就是這種教學方針的主導,無形中引領著全國藝術院校的中國畫山水教學方式方法。陳平教授多年來一直深入基礎教學第一線,躬身力行,把自己多年的繪畫實踐及創作經驗立體的解讀給初入中國畫的學子們。
2009年陳平教授在做課堂示范
宋代山水是中國山水的成熟期也是高峰期,只所以學習山水畫從宋代山水入手原因有三:第一,山水發展至宋代,古人山水畫觀也已完全形成,從之前人物背景中解放出來,從神性化的山水觀念中解放出來;第二,宋代山水已經是成熟完整的系統,各種山水的技法及繪畫理論都已經完整的建立; 第三,宋代山水注重自然造化,畫面的物象皆自生活所得,山水中的皴法都來自于生活所見。一草一木都是從生活中來,師法自然,有四時之變化,有煙云、有情節,這種變化是在生活中得到的。
看圖文 不枯燥
、
范寬石法意解
釋文:范寬師李成之筆,又師終南之形,用筆鋒短墨蒼,近小斧劈,其多見溪山行旅圖底部岸腳
李唐石法意解
臨摹的方法是先局部入手,一塊石頭讀懂了,有動筆的欲望了再入手,在動筆之前必須先讀畫,一定用心去臨,不是只用眼,眼睛所看是有限的,要用心去分析,去拆散重組畫面,畫畫不用心去體悟,它就沒生命力,便不會打動人。臨摹的目的是解決用筆問題與畫面結構的組成關系,更重要的是領會古人精神,不要急于整幅臨摹大畫,杜絕功利主義的臨摹,我們學習古人的目的是學習藝術規律,是體會精神,不是復制,我們更不是手工作坊者,不要欣喜于這樣的成就感。拿到一張作品先分析畫家時代情景,從文字資料上多了解,立體的體會畫家精神狀態。
看石法 品書法
(陳平先生曾言:其筆法得于書法,書法得于刀法.)
修養全面
巨然、范寬、李唐石法意解
釋文:范寬石皴用短線碎皴,筆略禿,行筆如寫魏書
李唐用筆略枯墨近焦濃,石皴屬大斧劈,皴痕如飛白書
巨然石皴為披麻,行筆線稍長,多為石巖上因長年雨沖痕,此在華山中有所見,每當此峰前便呼活巨然也。
范寬樹法意解
釋文:范寬作溪山行旅圖中雜木乃終南山中多見柿核之樹及松柏,其形蒼而虬。
中國畫是活的畫面,每個時期面對同一幅作品都會有不同感受,需千錘百煉。臨摹靠的是靈氣和體悟,要精致,要“遠取其勢,近取其質”,不要一味描摹.
巨然石法意解
釋文:巨然多在礬頭處點苔其形如馬蹄。
郭熙石法意解
釋文:郭熙石皴多見關陜中,形似湖石、荷葉,亂云間,用筆需腕活,墨用筆錐四圍之色,粗細變化較大,墨色濃淡分明。
黃鶴山樵用筆墨蒼然石皴紋多變化,形在亂云湖石間,意取巨然、郭熙,其散峰蒼點乃偶得,使逐成其風格矣。
倪瓚、王蒙、郭熙石法意解
釋文:倪瓚用筆蕭疏意淡,石皴為湖岸邊疊石名折帶皴,此倪氏法矣。
哇!!!用筆好壯 !好壯 ! 好壯!!!
雜樹法
元代山水相比于宋代山水的東西,更加注重筆墨的綜合運用,它注意,畫面是含蓄的,筆墨從物象上解脫出來,與文人化士大夫思想相結合,形成了獨立的筆墨價值。元代得這一變化是開拓性的,是繪畫本體變革。如倪云林的風格蕭疏冷淡,無人間煙火,更意象,所以在臨摹時,意象東西多,轉折東西多,直觀東西少,文人繪畫心象超越自然,重在精神。
郭熙樹法意解
臨摹的方法是先局部入手,一塊石頭讀懂了,有動筆的欲望了,在動筆之前必在中國畫的寫、畫、描、摹中,“寫”最上等,寫是心中所發,是自信的。“畫”為次之,是能力問題。“描”是照著不走樣的描畫下來的,是被動的,“摹”更低一籌是復制,拓下來。所以要體會寫的含義,“寫”便能得書卷氣,書卷氣一從古人的傳統筆墨中來,二從生活體悟中來,三從自己的文心中來。臨是主動的,摹是被動的。二者結合,一個用心,一個用眼。
郭熙石法意解
得酣暢淋漓呼 ???
范寬石法意解
以郭熙筆法做創作示范
局部解讀,好清晰的用筆
局部
好有生活 --- 話說“致廣大盡精微”當是如此。
如郭熙的《早春圖》有寒林之氣,扭動之感,畫面是原發的,是自動的,所以取意要神似,多體會,用筆很松動,結構又很結實。它的畫面干濕濃淡筆墨很有變化,很豐富,畫時不要膩,太膩會匠氣,不靈氣,呆板。畫兒一定要細膩精致,要有書卷氣,線不可薄,不可描,臨時要研究筆的起行收,畫面物象的來龍去脈,先畫哪一部分,古人很多作品物象安排是層層遞進的關系,是筆筆生發的,如纏毛線球一樣,結構是疊壓咬合的,線之間是有空間的,如織的毛衣,環環相扣,牽一發而動全身。
2016年陳平教授在做課堂示范
來欣賞一下課堂示范完成后的變體創作吧
郭熙筆法變體創作之一
好有古意
郭熙筆法變體創作之二
陳平
1960年生于北京
現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山水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山水博士生導師,獲得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員,中華詩詞協會會員。
出版《陳平山水畫集》、《陳平書法集》、《陳平篆刻集》、《陳平詩、曲集》多種,創作新編雜劇《畫夢詩魂》、《孤山夢》、《富春夢》,新編傳奇《湘妃夢》、《幽蘭夢》。
我們致力于中國山水畫教學與研究
以貼近文脈、深入傳統、
深入生活、傳承有序為宗旨
并以史論結合、專題面授、
遠程督學為基本教學方針的山水畫專題課堂。
—— / 至之學堂 /
▼